时间: 2025-05-01 03:3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5:29
薄晚蓬山下直馀,
笑看六出点衣裾。
絮飞帘外无萦绊,
花落阶前不扫除。
松鬣垂身全类我,
竹头抢地最怜渠。
短檠便可捐墙角,
剩有窗光映读书。
在薄暮时分,蓬山的景色依然清晰,
我微笑着看着六片雪花轻轻落在衣裳上。
雪絮飞舞在帘外,没有任何牵挂,
花瓣洒落在台阶前我也不去打扫。
松树的枝条垂下,与我极为相似,
竹子的根部扎入土中,让我最为怜惜。
短小的灯笼可以简单地放在墙角,
剩下的窗光照耀着我静心读书。
曾几,字公亮,号子文,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以山水田园诗而闻名,作品多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大雪时节,诗人通过雪景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纷扰的淡然态度。
这首《十二月六日大雪》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大雪时节的心境和情感。开篇的“薄晚蓬山下直馀”,给人以宁静的氛围,仿佛把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雪夜。接下来的“笑看六出点衣裾”,则体现了诗人对雪花的欣赏与喜悦,雪花飘落在衣衫上,成为一种自然的亲密接触。
“絮飞帘外无萦绊,花落阶前不扫除”,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杂的超然态度。雪花飞舞,花瓣落地,诗人选择不去打理,表现出一种洒脱和对自然的尊重。这样的情绪在后面“松鬣垂身全类我,竹头抢地最怜渠”中得以延续,诗人将自己与自然中的松树和竹子相类比,表现了对自由与自然生机的向往。
最后两句“短檠便可捐墙角,剩有窗光映读书”则将诗人的生活情境与内心世界结合起来,短小的灯笼放在墙角,窗外的光线洒入,构成了一个温馨而又充满书香气息的空间,读书成为了他心灵的归宿。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冬日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展示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诗中提到的“六出”是指什么?
A. 六角形的雪花
B. 六片叶子
C. 六朵花
D. 六个星星
“花落阶前不扫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生活的懒惰
B. 对世俗的超脱
C. 对自然的无情
D. 对清洁的重视
“短檠便可捐墙角”中的“短檠”指的是什么?
A. 长竿
B. 短小的灯笼
C. 短小的书本
D. 短小的桌子
与王维的《终南山》相比,曾几的《十二月六日大雪》更侧重于冬季的描写,而王维则描绘了山水的悠远与哲理。两者在自然描绘上都有其独特之处,但曾几的作品更显洒脱,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