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诗二十七首

《杂诗二十七首》

时间: 2025-04-22 02:01:24

诗句

此生扰扰事无穷,脱得闲身石火中。

聊种柴桑三径菊,未输严濑一丝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2:01:24

原文展示:

此生扰扰事无穷,脱得闲身石火中。聊种柴桑三径菊,未输严濑一丝风。

白话文翻译:

这一生纷扰不断,事情无穷无尽,但能在忙碌中找到片刻闲暇,就像在石火般短暂的光阴中脱身。我随意地在柴桑的小径旁种植菊花,这种闲适的生活,并不输给严濑那里的清风。

注释:

  • 扰扰:纷乱的样子。
  • 石火:比喻时间短暂。
  • 柴桑:地名,今江西九江,陶渊明的故乡,这里代指隐居之地。
  • 三径:指隐居者家园的小路。
  • 严濑:地名,今浙江桐庐,以风景秀丽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隐逸生活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纷扰的厌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纷扰世事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宋代,文人多有隐逸之志,希望通过远离尘嚣来寻求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纷扰的世事和闲适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此生扰扰事无穷”直接点出了人生的纷扰,而“脱得闲身石火中”则表达了在短暂的人生中寻求片刻闲暇的愿望。后两句通过种植菊花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隐逸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与严濑的清风相比,更显出隐居生活的优越。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的普遍心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此生扰扰事无穷”: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纷扰世事的厌倦。
  • 次句“脱得闲身石火中”:比喻在短暂的人生中寻求片刻闲暇。
  • 第三句“聊种柴桑三径菊”:通过种植菊花的意象,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宁静。
  • 末句“未输严濑一丝风”:与严濑的清风相比,更显出隐居生活的优越。

修辞手法:

  • 比喻:“石火中”比喻时间的短暂。
  • 对比:通过对比纷扰的世事和闲适的隐居生活,强化了隐逸生活的优越。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纷扰世事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柴桑三径菊”、“严濑一丝风”。
  • 解释:“柴桑三径菊”象征隐逸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严濑一丝风”象征自然风光的清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石火中”比喻什么? A. 时间的短暂 B. 火光 C. 石头的火 D. 火的燃烧 答案:A

  2. 诗中“柴桑三径菊”象征什么? A. 隐逸生活的宁静 B. 菊花的美丽 C. 柴桑的风景 D. 三径的道路 答案:A

  3. 诗中“严濑一丝风”象征什么? A. 自然风光的清新 B. 风的轻柔 C. 严濑的风景 D. 风的强度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与曹勋的这首诗都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与曹勋的这首诗都描绘了自然风光和隐居生活的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曹勋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陪使君早春东郊游眺(得春字) 万里桥 西亭送蒋侍御还京(得来字)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 奉和杜相公初发京城作 终南东溪中作 汉川山行,呈成少尹 送绵州李司马秩满归京,因呈李兵部 送任郎中出守明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官话 骨瘦如豺 行毒 蓬蒿满径 甘字旁的字 脑力劳动 裨将 包含啄的词语有哪些 习久成性 骋目流眄 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齐字旁的字 奋身不顾 皿字底的字 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释像 行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