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4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41:15
原文展示:
不见应夫久,永怀清晤同。名高湖海内,诗在笑谈中。光泛崇兰露,香传碧桂风。只应家学著,更看庙堂功。
白话文翻译:
很久没有见到应夫了,但我始终怀念与他清雅的相聚。他在湖海之间名声显赫,他的诗作在人们的谈笑中流传。他的光芒如同崇兰上的露珠般闪耀,他的香气如同碧桂树下的风般传播。他应当是家学渊源深厚,更期待他在朝廷中展现功绩。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政的看法。此诗可能是曹勋在与友人应夫分别后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在朝廷中有所作为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应夫的怀念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光泛崇兰露,香传碧桂风”一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意象,比喻友人的才华和名声,形象生动。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友人未来在朝廷中有所作为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光泛崇兰露”中的“崇兰露”比喻什么? A. 诗人的才华 B. 诗人的名声 C. 诗人的品德 D. 诗人的家族 答案:A
诗中“香传碧桂风”中的“碧桂风”比喻什么? A. 诗人的才华 B. 诗人的名声 C. 诗人的品德 D. 诗人的家族 答案:B
诗的最后一句“只应家学著,更看庙堂功”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家学的赞赏 B. 对友人在朝廷中有所作为的期待 C. 对友人的怀念 D. 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