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王应夫见贻二首

《和王应夫见贻二首》

时间: 2025-04-23 19:41:15

诗句

不见应夫久,永怀清晤同。

名高湖海内,诗在笑谈中。

光泛崇兰露,香传碧桂风。

只应家学著,更看庙堂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41:15

原文展示:

不见应夫久,永怀清晤同。名高湖海内,诗在笑谈中。光泛崇兰露,香传碧桂风。只应家学著,更看庙堂功。

白话文翻译:

很久没有见到应夫了,但我始终怀念与他清雅的相聚。他在湖海之间名声显赫,他的诗作在人们的谈笑中流传。他的光芒如同崇兰上的露珠般闪耀,他的香气如同碧桂树下的风般传播。他应当是家学渊源深厚,更期待他在朝廷中展现功绩。

注释:

字词注释:

  • 应夫:指诗人的朋友或同道中人。
  • 清晤:清雅的相聚。
  • 湖海内:泛指广泛的地域。
  • 崇兰露:崇高的兰花上的露珠,比喻诗人的才华。
  • 碧桂风:碧绿的桂树下的风,比喻诗人的名声。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通过自然意象来比喻诗人的名声和才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政的看法。此诗可能是曹勋在与友人应夫分别后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在朝廷中有所作为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应夫的怀念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光泛崇兰露,香传碧桂风”一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意象,比喻友人的才华和名声,形象生动。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见应夫久,永怀清晤同。——表达了对友人应夫的长时间不见和深深的怀念。
  2. 名高湖海内,诗在笑谈中。——赞扬友人在广泛地域内的名声和诗作在人们谈笑中流传。
  3. 光泛崇兰露,香传碧桂风。——通过自然意象比喻友人的才华和名声。
  4. 只应家学著,更看庙堂功。——认为友人家学渊源深厚,期待他在朝廷中展现功绩。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崇兰露”和“碧桂风”比喻友人的才华和名声。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光泛”对“香传”,“崇兰露”对“碧桂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友人未来在朝廷中有所作为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崇兰露:比喻诗人的才华。
  • 碧桂风:比喻诗人的名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光泛崇兰露”中的“崇兰露”比喻什么? A. 诗人的才华 B. 诗人的名声 C. 诗人的品德 D. 诗人的家族 答案:A

  2. 诗中“香传碧桂风”中的“碧桂风”比喻什么? A. 诗人的才华 B. 诗人的名声 C. 诗人的品德 D. 诗人的家族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一句“只应家学著,更看庙堂功”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家学的赞赏 B. 对友人在朝廷中有所作为的期待 C. 对友人的怀念 D. 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曹勋的《和应夫见贻二首》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但曹勋的诗更注重对友人未来在朝廷中有所作为的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勋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曹勋在其中的地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城子·道人活计日开颜 江城子·秋香岩下著尊罍 江城子 江城子 江城子 其三 江城子 秋日行舟 江城子 中秋忆举场 江城子 赋芍药杨州红 江城子二首 其一 拟张泌 江城子重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臼字旁的字 一级 包含本的词语有哪些 不系之舟 责重山岳 耒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泣下沾襟 齒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傻瓜蛋 悄怆 汪洋浩博 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久战沙场 霞矫 皓齿青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