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吴君送水仙花并二大本

《吴君送水仙花并二大本》

时间: 2025-04-27 12:32:01

诗句

折送南园栗玉花,并移香本到寒家。

何时持上玉宸殿,乞与宫梅定等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2:01

原文展示:

折送南园栗玉花,并移香本到寒家。何时持上玉宸殿,乞与宫梅定等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将南园的栗玉花送给朋友,并把香气带到寒冷的家中。什么时候能把它们送到玉宸殿,希望能与宫里的梅花相媲美呢?

注释:

  • 栗玉花:一种花的品种,花色艳丽,香气芬芳,常用于诗词中象征高洁。
  • 寒家:指居住环境寒冷的地方,或比喻贫困的家庭。
  • 玉宸殿:指皇宫,象征着高贵和荣耀。
  • 宫梅:指宫中的梅花,常被视为美丽、高雅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受李白、杜甫影响,常以豪放、清新见称,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吴君送水仙花并二大本》是黄庭坚在写作过程中,送花给朋友,寄托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此时,正值宋代的繁荣时期,文人雅士之间的交往频繁,赠花送酒成为常见的社交活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折送南园栗玉花”的细节,传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折花送友的行为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友谊的珍视。诗中提到的“寒家”,暗示了作者对朋友境遇的关心,显示出一种人文关怀的情怀。诗中表达了希望能够将这些美好的花送到皇宫,与宫中的梅花相媲美的愿望,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雅品味的追求。

从艺术手法上看,诗人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匠心,栗玉花与宫梅的对比,既展现出自然界的美丽,也隐喻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意境清新,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折送南园栗玉花”:折取南园的栗玉花,表达了友情的美好。
  • “并移香本到寒家”:将花的香气带到寒冷的家,体现了对朋友的关怀。
  • “何时持上玉宸殿”:期待将花送到皇宫,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乞与宫梅定等差”:希望与宫梅相媲美,反映了对高雅品位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栗玉花与宫梅相提并论,暗示友谊与高洁的理想。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栗玉花:象征高洁、友情、美好。
  • 寒家:暗示对朋友环境的关心与同情。
  • 玉宸殿:象征着尊贵、荣耀与追求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黄庭坚
    • D. 白居易
  2. 栗玉花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贫穷
    • B. 友情与美好
    • C. 荣华富贵
    • D. 自然灾害
  3. “寒家”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 A. 皇宫
    • B. 贫困家庭
    • C. 富丽堂皇的家
    • D. 农民家庭

答案:

  1. C. 黄庭坚
  2. B. 友情与美好
  3. B. 贫困家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赠汪伦》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对比黄庭坚与杜甫的送别诗,两者都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但黄庭坚更注重自然意象的运用,而杜甫则更具有沉郁的情感色彩。此对比展现了不同诗人对相似主题的不同表达。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便面小景词二首 其一 浪淘沙 送开州陈同知 题夏仲照墨竹横卷盖陈缉熙先生故物也 王世赏席上题林良鹰熊图 送平江伯陈公漕运还淮安二首 其二 题钱世恒所藏王孟端墨松卷次饶介之旧韵 次韵寄答若虚二首 其二 徐用和御史席上偶成 三寿图歌监察御史祁门谢廷献得南极图寓归为父封君寿请为长句时其伯叔父皆在焉 尊经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碗窑 让抗 冠冕堂皇 触石决木 韭字旁的字 超级大国 窘束 倒八字的字 革字旁的字 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言多伤幸 乙字旁的字 抱表寝绳 油浇火燎 刀字旁的字 把持包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