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4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48:26
除却锺山与石城,
六朝遗迹问难真。
里名只道新名好,不道新名误後人。
除了钟山和石城以外,
六朝的遗迹难以真确地询问。
地方的名称只说新名字好,
却不知道新名字误了后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锺山”和“石城”均为历史遗迹,代表着南京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六朝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和艺术。诗中批评了后人对地名的随意更改,认为这种更改会影响对历史的理解与传承。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江西吉安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游览忠襄坟时,因思古之情而作。诗人对古迹的思考,反映了他对历史与文化传承的重视。在那个时代,许多地方名称被改动,诗人对此表示忧虑,认为这种行为可能导致历史的误解与文化的断裂。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遗迹与人文精神的深刻反思。在第一句中,作者以“除却”开头,暗示除了钟山与石城,这两处历史文化的代表,其他的六朝遗迹显得难以真切地询问,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模糊与渺小。第二句则继续深化此意,强调六朝遗迹的珍贵和难以寻觅的真实性。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让我们意识到,历史遗迹的保存与理解是多么的重要。
在后两句中,诗人指出人们对于地名的随意更改,虽然新名字听上去更美好,但却可能导致后人对历史的误解。这种对于历史的轻视和对文化传承的忽视,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敬仰,也有对现实的批判。通过对古今变化的敏锐观察,杨万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诗人对于历史、文化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在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与传承的呼唤,表达了对于随意更改地名现象的批评,强调对历史真实的追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六朝”是指哪个地区的历史?
A. 南京
B. 北京
C. 西安
D. 杭州
在诗中,作者对地名的更改持何种态度?
A. 赞成
B. 中立
C. 反对
D. 不在乎
诗中提到的“锺山”与“石城”象征着什么?
A. 现代化
B. 历史遗迹
C. 旅游景点
D. 经济繁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