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5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55:09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湖尽有残渺,情知无慱澜。
纵眺犹杳空,至竟济者安。
回思遇险时,分晷过亦难。
亦岂有奇画,死生听之天。
安知天矜否,此外无控搏。
一风动旬月,三日忽自阑。
未涉浪自怖,既涉焉用驩。
畏涂已数践,老命偶再全。
还家切勿诉,空遗儿女潸。
亦勿诉同列,同列已预言。
湖面尽头只剩些许的雾气,心中明白没有什么波澜。极目远眺,依然是渺茫的空旷,直到最终能够渡过江河的人才会安然无恙。回想起遇险的时刻,时间的流逝也是艰难的。难道世间真有奇妙的画卷,生死都由天命决定?谁知道天到底会怜惜谁,除了这一切也无能为力。一阵风吹动了旬月,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未曾涉浪时心中恐惧,已经经历之后又何必欢喜。已在泥泞中走过几次,老命侥幸得以全。回到家中切勿诉说,只会让儿女无端悲泣。也不要向同伴倾诉,他们早已预见了这一切。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他晚年的某次经历,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和命运无常的思考,结合个人经历,表达对生死之事的感慨。
《解舟棠阴砦》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诗人在描写湖面景象的同时,深入探讨了生命的哲学与命运的无常。开篇“湖尽有残渺”,巧妙地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接着通过“纵眺犹杳空”,表现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诗人通过回忆遇险的经历,反映出生命中的波折与艰辛。
在“亦岂有奇画,死生听之天”中,诗人提出了生死的无常,强调命运的不可预知。接下来的几句则以风动旬月为引,展现时间如流水般的迅速,生动地传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未涉浪自怖,既涉焉用驩”则表明了诗人在经历风浪后的淡然与无所畏惧,表现出一种从容的心态。
最后几句中,诗人劝诫自己在回到家中后不要向儿女诉说这些经历,反映出对亲情的珍视与保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接受与淡然心态,强调了生死与时间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奇画”指的是什么?
诗人为什么劝诫自己不要向儿女诉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