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1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12:21
利出私情害万端,义循天理乐而安。
是非得失分霄壤,相去其初一发间。
利益往往出自私情,导致各种祸害无穷无尽;而义理则遵循天理,使人感到快乐和安宁。是非对错、得失之间,就如同天和地的距离,起初也是相差无几。
“义利”的讨论源于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孟子在其哲学中提到,义理应高于个人利益。诗中提到的“天理”与儒家强调的“仁义”相呼应,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德的重视。
陈普,宋代诗人,字仲明,号青溪,擅长诗词,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为主。其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义利》写于宋代,正是社会变迁、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反思个人利益与社会道义的关系,表达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道理,揭示了个人利益与社会道义之间的矛盾。开头的“利出私情害万端”直接指出,过度追求个人利益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和万端的祸害,表明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接着,诗人引入“义循天理乐而安”,强调了义理的重要性,认为遵循道义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快乐。这种对比设置,使整首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突出了“义”与“利”的不同取向。
最后两句通过“是非得失分霄壤”来形象化地表述道义与利益之间的距离,强调在道德的标准下,判断是非,得失之间其实差距不大。这种哲学式的思考不仅让读者反思个人行为,更引发对社会道德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道德义理的重要性,并对个人私利的追求提出警惕,呼吁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反思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利出私情害万端”中的“利”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义循天理乐而安”,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是非得失分霄壤”中的“霄壤”比喻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