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仙(四首)

《游仙(四首)》

时间: 2025-08-07 03:11:31

诗句

鹤氅斜披出市喧,青霞窟里听啼猿。

半酣骑着壶公杖,直溯黄河到水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03:11:31

诗词名称: 游仙(四首)

作者: 汤胤勣 〔明代〕

原文展示:

鹤氅斜披出市喧,青霞窟里听啼猿。
半酣骑着壶公杖,直溯黄河到水源。

白话文翻译:

穿着鹤氅走出喧嚣的市集,在青霞窟里聆听猿猴的啼叫。
半醉之际骑上壶公的拐杖,径直顺着黄河向水源而去。

注释:

  • 鹤氅:一种古代的外衣,象征清雅、飘逸。
  • 青霞窟:指的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可能与仙境相关。
  • 啼猿:猿猴的叫声,象征着自然的声音,表现诗人对宁静环境的向往。
  • 壶公杖:传说中壶公是道教的神仙,杖象征着道教的法器。
  •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象征着源头和生命的起点。

典故解析:

  • 青霞:寓意仙界或理想的境地,常用以描绘超凡脱俗的场景。
  • 壶公:道教神仙,代表着长生不老和追求自由的生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汤胤勣,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 创作背景:在明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理想的自然环境,寄托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开头的“鹤氅斜披出市喧”,以鹤氅这一象征物,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厌倦,渴望逃离市井的喧闹,向往一种仙境般的生活。接下来的“青霞窟里听啼猿”,通过猿声的描写,传递出一份宁静与孤独,仿佛在与自然对话,感悟生命的真谛。后两句“半酣骑着壶公杖,直溯黄河到水源”,则展现了诗人酣醉后的洒脱与无畏,象征着追求自由与理想的勇气。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的渴望,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诗人从喧闹的城市走出,披着鹤氅,表现出一种清逸的形象。
    • 第二句:在青霞窟中聆听猿鸣,营造出幽静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
    • 第三句:半醉之际,骑上壶公杖,表现出一种洒脱,暗示着对世俗的超脱。
    • 第四句:顺着黄河而上,象征着追寻生命的源头,表现出一种探索的精神。
  • 修辞手法

    • 比喻:鹤氅比喻诗人的清雅形象。
    • 拟人:猿猴的啼叫仿佛在与诗人对话,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鹤氅:象征高洁与超脱。
  • 青霞窟:象征理想的境地与宁静。
  • 啼猿:象征自然的声音与孤独的思考。
  • 壶公杖:象征道教的哲理与追求长生。
  • 黄河:象征中华文化的源头与生命的起点。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鹤氅”象征什么?
      • A. 喧嚣
      • B. 高洁
      • C. 繁华
    2. “青霞窟”指的是?
      • A. 市集
      • B. 自然景观
      • C. 仙境
    3. “壶公杖”代表什么?
      • A. 道教神仙
      • B. 酒神
      • C. 战士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生命的思考,两者都描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作品更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汤胤勣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十八学士图 拜敕口号 郭氏山林十六詠高碧巖 寄子虡兼示子遹 雨後散步後园 初春出游 冬夜戏书 五月七日夜梦中作 晨起 落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激扬清浊 祠廪 靣字旁的字 跃跳 按迹循踪 反鼻 里字旁的字 万全之计 轻闲 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喜气冲冲 提手旁的字 攴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精妙入神 打凤牢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