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0:14
征行过孤垒,寂寞已千年。
马病霜菅瘦,狐鸣古冢穿。
烟尘身欲老,金石志方坚。
零落英雄尽,何人共著鞭?
在孤独的边塞行军,已是千年的寂寞。
马匹因霜冷而瘦弱,野狐在古墓旁鸣叫。
烟尘弥漫让我感到年华苍老,
但我心中的理想却如金石般坚固。
英雄已然消逝,难道还有谁能同我共奏战歌?
此诗中提到的“英雄尽”,可能指的是历史上那些曾经的勇士和英雄,如古代的将领、名将等,他们在岁月的冲刷中逐渐被遗忘。诗人通过对比古代英雄的消逝与自身坚定的志向,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人。其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作品涉及诗、文、词等多种体裁,尤其以诗歌最为人所称道。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陆游的晚年,经历了许多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失意。诗中表达了他在行军途中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理想的坚守,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个人理想不屈的追求。
《五月七日夜梦中作》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诗作,透过对边塞生活的描写,陆游展现了他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诗的开头便以“征行过孤垒”引入,宁静的夜晚与孤寂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身处边塞的孤独与寂寞。接着,诗人通过对马匹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因战事而带来的疲惫感,同时“狐鸣古冢”的意象又暗示了历史的沉重,仿佛是在提醒读者那些曾经的英雄已不复存在。
在后半部分,陆游通过“烟尘身欲老,金石志方坚”这一句,表达了尽管身体因岁月而衰老,但内心的理想与抱负依然坚定,给人以力量和希望。最后,诗人以“零落英雄尽,何人共著鞭”揭示出一种孤独感,英雄的消逝使得他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显得格外孤单,然而这份孤独也激励着他继续前行。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陆游深邃的历史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他晚年诗歌创作中的一篇代表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对理想的坚持以及对孤独的思考,既有个人情感,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孤垒”指的是什么?
“马病霜菅瘦”中“霜菅”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零落英雄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五月七日夜梦中作》与王昌龄的《出塞》都描绘了边塞的生活和战士的心境。陆游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孤独与历史的思考,而王昌龄则更强调边塞的壮丽与战斗的豪情。两首诗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手法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视角与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