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3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33:37
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三首 其一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二子别我归,兼旬无消息。
客有馈荔枝,盈篮风露色。
绛罗蹙宝髻,冰弹溅柘液。
老夫非不馋,忍馋不忍吃。
急呼两健步,为我致渠侧。
默数川陆程,几日当返役。
惟愁香味坏,色变那敢惜。
十日两骑还,千里一纸墨。
把书五行下,废书双泪滴。
不如未到时,当喜翻不怿。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与两个儿子分别后,长达一个月没有收到他们的消息。朋友送来了一篮荔枝,鲜亮的色泽令人垂涎。看到美味的荔枝,作者心中虽然很想吃,但却强忍着不去享用。他急忙呼唤两位身强力壮的儿子,为他送去荔枝的侧面。他默默地计算着他们的旅程,想知道几天后他们能回来。唯独担心的是,荔枝的香味会因为放置而变坏,色泽也会失去吸引力。经过十天,两个儿子骑马归来,却只有一纸书信寄到,信中只写了五行字。看着这封信,作者泪水双滴,心中感慨,不如在未收到消息之前那样高兴。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杨万里晚年,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儿子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诗中结合了对荔枝的描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亲情的渴望。
杨万里的《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三首 其一》以简练的笔触传达了深厚的父爱和对儿子归来的期盼。诗歌开头,二子别去已久,作者却始终没有收到他们的消息,显示出他对儿子的担忧和思念。接下来,诗人通过朋友赠送的荔枝引入了一种生活的美好,荔枝色泽鲜亮,令人垂涎,然而,作者却因对儿子的思念而选择了忍住食欲,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深情。
诗中反复强调的“急呼”和“默数”体现了作者焦急的心情,他不仅关心儿子的旅途,还对荔枝是否会因时间而变坏感到忧虑,这种细腻的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温度和真实的情感波动。最后,作者收到的简短书信让他感到失落,泪水双滴的描写不仅展现了父爱的深沉,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亲情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思念的深情,反映出对家庭的珍视与生活的热爱。通过对荔枝的描写,隐喻了生活中的美好与无奈,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亲情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二子”指的是谁?
A. 朋友
B. 作者的儿子
C. 作者的兄弟
“急呼两健步”中的“健步”指的是什么?
A. 快速的步伐
B. 健康的步伐
C. 温柔的步伐
诗中提到的荔枝有什么象征意义?
A. 代表财富
B. 代表思念与亲情
C. 代表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三首 其一》的详细解析和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