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4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44:47
宿小沙溪 其二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诸峰知我厌泥行,
捲尽痴云放嫩晴。
不分竹梢含宿雨,
时将残点滴寒声。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泥泞道路的不满。山峰似乎知道我厌倦了在泥泞中行走,于是将那愚蠢的云彩卷走,让我看到清新的晴空。竹梢上还残留着昨夜的雨水,时不时传来几滴寒声,仿佛在诉说着清晨的宁静与冷意。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天池,江西余干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活体验来表现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情感。
《宿小沙溪 其二》写于作者旅途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和对美好天气的向往。这首诗反映了南宋时期士人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宿小沙溪 其二》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展示了杨万里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和情感的真挚流露。开头“诸峰知我厌泥行”,让人感受到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山峰似乎能够理解诗人的心情,暗示着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接下来的“捲尽痴云放嫩晴”则展现了诗人对阴沉天气的厌倦和对阳光明媚的向往,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画面。
“竹梢含宿雨”的描写细腻而生动,竹子上残留的雨水象征着清晨的宁静与自然的生机,增强了诗的意境。而“时将残点滴寒声”则通过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清晨的溪边,感受到一丝寒意与清新。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清新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诗中“诸峰知我厌泥行”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山峰会让人感到疲惫
B. 山峰能理解诗人的心情
C. 山峰总是阴沉的
诗中“捲尽痴云放嫩晴”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阴雨天气
B. 明媚的阳光
C. 寒冷的冬天
“竹梢含宿雨”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竹子上有残留的雨水
B. 竹子下有许多泥土
C. 竹子被风吹得摇摆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