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1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6:47
自昔人歌蜀道难,
天彭井络剑锋看。
蚕丛空割三分地,
鸟道还纡十八盘。
半壁军储支楚堑,
连年烽火达长安。
轻身报国崎岖尽,
忍听哀猿堕泪寒。
自古以来,人们就唱着蜀道的艰难,
天彭山上,井口边,剑锋似的路途在眼前。
蚕丛山空着割去了三分之地,
鸟道蜿蜒,曲折的路有十八个盘旋。
半壁的军队储备支撑着楚国的堑壕,
连年的烽火传到了长安。
我身轻如燕,愿为报国尽力,
却忍不住听到哀猿的悲鸣,泪水寒冷。
黎兆鏊,明代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而闻名。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动乱,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思考。
《剑阁》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战争频繁的时期。诗人以蜀道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及忠诚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剑阁》通过对蜀道艰难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悲壮的情怀。开头两句提到“蜀道难”,即点明了诗歌的主题,蜀道的艰险不仅是地理上的,也是历史上无数英勇战士们所经历的艰难旅程。接着,诗人用“天彭井络剑锋看”形象地描绘出剑阁的险峻,仿佛可以感受到那种攀登的艰辛。
中间几句提到“蚕丛空割三分地,鸟道还纡十八盘”,通过对比,展示出蜀道的复杂与曲折。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仿佛能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步步为营”的艰辛。
最后几句“轻身报国崎岖尽,忍听哀猿堕泪寒”则将个人的情感提升到国家的高度,表现出诗人对国家深切的忧虑与责任感,虽身处险境,却愿意为国奉献。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高远,既有对国家的热爱,也有对历史的思考,令人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深思,表现了诗人愿为国尽忠的决心,同时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情感基调既有悲壮,也有坚定,传达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剑阁》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蜀道”主要指什么?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