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1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1:43
哭崔常侍晦叔
顽贱一拳石,精珍百炼金。
名价既相远,交分何其深。
中诚一以合,外物不能侵。
逶迤二十年,与世同浮沈。
晚有退闲约,白首归云林。
垂老忽相失,悲哉口语心。
春日嵩高阳,秋夜清洛阴。
丘园共谁卜,山水共谁寻。
风月共谁赏,诗篇共谁吟。
花开共谁看,酒熟共谁斟。
惠死庄杜口,钟殁师废琴。
道理使之然,从古非独今。
吾道自此孤,我情安可任。
唯将病眼泪,一洒秋风襟。
我与崔常侍的情谊如同坚硬的石头与珍贵的黄金,虽说名声和地位有所不同,但我们的交情却是如此深厚。心中真诚的情感是相互契合的,外界的事物无法侵扰这一份情谊。我们一起走过了二十年的岁月,随着社会的沉浮而相伴。在晚年时,我有个退隐的约定,愿白头时归隐于青云山林。然而,年老时却突然失去了他,真是令人悲痛,口中所言与心中所感都无法自控。春日里在嵩山高阳下,秋夜时在清洛河的阴影中。如今的丘园还有谁可以共卜?山水还有谁可以同游?风月还有谁可以共赏?诗篇还有谁可以共吟?鲜花盛开时还有谁可以共享?酒熟时还有谁可以共斟?惠施和庄子已去世,钟期也已去世,古琴也不再被弹奏。这样的道理自古如此,不仅仅是如今的事情。我的道途因此变得孤独,我的情感又怎么能够随意任性?唯有用病重的眼泪,洒在秋风中。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朴实易懂的风格著称,其作品涉猎广泛,尤其在讽刺诗与抒情诗方面成就卓著。他的诗常以人情世态为题材,表现对民生的关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白居易失去好友崔常侍晦叔后,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崔常侍是白居易的挚友,两人有着深厚的情谊,此诗不仅是在悼念崔常侍,也反映了白居易对人生、友谊及孤独的思考。
《哭崔常侍晦叔》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悼友诗。诗中通过对比“顽贱一拳石”和“精珍百炼金”,展现了两人之间虽有地位差异却情谊深厚的关系。接下来的诗句更是通过“中诚一以合”表达了内心的真诚是无法被外界所侵扰的。这种深层的情感在二十年的相处中逐渐积累,与世浮沉的经历更是加深了他们之间的联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居易感受到与崔常侍的约定未能实现,失去友人后的孤独感愈加明显,诗中多次提到的“共”字,反映出两人曾经共享的种种美好时光。诗的最后,白居易用“唯将病眼泪,一洒秋风襟”一句,表达了自己在失去友人后的无奈与悲伤,情感真挚而深沉。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悼念,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展示了白居易细腻的情感与高超的艺术表达能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大量使用对比、排比和意象,通过“石”和“金”的对比来强调友谊的珍贵;“共谁”的反复则强化了孤独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失去的深切哀痛,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令人深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惠死庄杜口”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白首归云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诗中反复出现的“共谁”意在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