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2:1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2:18:38
拂水衔花一片。恰睹双双轻燕。
问尔故巢何处是,似向主人依恋。
飞去又飞来,恐被秋风吹倦。
谁系红绡堪羡。谁寄锦书如面。
冷落江南烟水候,曾到旧家庭院。
我自故乡遥梦,入关河愁断。
水面轻轻拂动,一片花瓣在燕子口中。正好看到那对轻盈的燕子。
我问你们的旧巢在哪里,似乎对主人有着依恋。
你们来来去去,恐怕会被秋风吹得疲倦。
谁用红绸系住你们,让人羡慕?谁寄来锦书,仿佛面见?
江南的烟水寂寞等待,曾经到过的旧家庭院。
我在故乡遥遥梦回,进入关河愁绪已断。
"江南"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常提及的地方,以水乡风光和文人墨客著称,象征着柔美与细腻。"关河"则是指长城和河流,常用来表示边疆,寓意思乡和离愁。
作者介绍:董元恺,清代诗人,历任官职,深受文人雅士的尊敬。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旅途之中,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同时也寄托了对燕子自由飞翔的羡慕之情。诗中通过燕子的形象,传达出离别的愁苦与归属的渴望。
《离亭燕》通过燕子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开头的“拂水衔花一片”,描绘出燕子在水面飞舞的轻盈姿态,瞬间抓住了读者的视线,这种灵动的画面既美丽又富有生机。接着,诗人通过提问揭示了对燕子归巢的关注,反映出人与自然的情感共鸣。
“飞去又飞来,恐被秋风吹倦”,此句表达了燕子的自由与秋天的萧瑟,暗含着对流逝时光的感慨;而“谁系红绡堪羡,谁寄锦书如面”,则展现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对亲情的思念。最后一联“我自故乡遥梦,入关河愁断”,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形成了情感的闭环,表达了深深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令人感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沉,是对离别与孤独的深刻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故巢”是指什么?
A. 燕子的旧巢
B. 诗人的家乡
C. 江南的烟水
诗中“飞去又飞来”描绘了什么情景?
A. 燕子在空中飞舞
B.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C. 秋风的萧瑟
“谁系红绡堪羡”中的“红绡”代表了什么?
A. 红色的绸子
B. 美好的情感
C. 旧时家庭院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