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5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0:40
临江仙 其一
作者: 吕采芝 〔清代〕
帘外一庭芳草,墙头几树桃花。
碧波低映小桥斜。
韶光明媚甚,春色十分赊。
知否玉关消息,依旧烽火黄沙。
故乡欲去恨无家。
红楼残梦醒,情思滞天涯。
帘外有一庭芳草,墙头上几株桃花。
碧波轻轻映出小桥的斜影。
春光明媚得很,春色来得却十分缓慢。
你可知道玉关的消息,那里依旧烽火连天,黄沙漫天。
我想要回故乡,却恨无家可归。
红楼里残留的梦醒来后,情思依然滞留在天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吕采芝是清代女诗人,生平不详,但她在诗词上的才华引人注目。她的诗歌多描写个人情感,尤其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战乱与离别的深刻感受。
《临江仙 其一》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春天的渴望。诗的开头,"帘外一庭芳草,墙头几树桃花",以自然景物的描写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明媚的春日氛围。接着,"碧波低映小桥斜",描绘出水面与小桥的和谐,渲染了春日的宁静与美好。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知否玉关消息,依旧烽火黄沙"的转折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诗人不仅在描写春天的美丽,也在对比着战乱的残酷,表达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与无奈。
诗中的“红楼残梦醒,情思滞天涯”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现实的无情。整首诗融汇了自然美与人事悲,情景交融,诗人的情感在美好的春光中显得格外沉重,反映出一位女性诗人对爱情、故乡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帘外一庭芳草,墙头几树桃花。
描绘了窗外春天的景象,芳草与桃花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春天的希望。
碧波低映小桥斜。
碧波轻轻映出小桥的斜影,营造了宁静而优美的景色。
韶光明媚甚,春色十分赊。
春光明媚,但春色的到来却显得缓慢,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知否玉关消息,依旧烽火黄沙。
提及战乱与边关,显示出对故乡和时局的关注与忧虑。
故乡欲去恨无家。
对故乡的渴望与无奈,表达了对家园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力感。
红楼残梦醒,情思滞天涯。
对美好梦境的追忆与现实的无情冲突,情感上显得更加沉重。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情感复杂而深厚,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墙头几树桃花”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知否玉关消息,依旧烽火黄沙”中“玉关”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