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3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6:59
临江仙•听雨
作者: 彭孙遹 〔清代〕
倚枕清宵愁不寐,纸窗乱扑春虫。
尖寒偏易掠轻容。
空堂群响寂,人在雨声中。
五夜莲筹频下尽,料应花睡方浓。
可怜零落绮香丛。
蜀魂悽欲断,相对泣残红。
在清冷的夜晚,我倚着枕头愁苦而无法入睡,纸窗外传来春虫的乱声。
寒风轻易地掠过我的脸庞,空荡的厅堂里寂静无声,只有雨声在耳边响起。
已经过了五夜,莲花的籽粒纷纷落尽,想必此时花朵也在沉睡中更加浓郁。
可怜那零落的香花丛,蜀地的魂魄似乎快要断了,面对着残红的花瓣,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诗中提到的“蜀魂”可能与蜀地的文化背景有关,蜀汉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国家,历史上曾有许多文人墨客对其寄托哀思。同时,莲花在古代文学中象征清雅、高洁,也常与情感的寄托相关。
作者介绍:彭孙遹,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典雅,善于抒发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他的作品多反映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春夜,诗人因愁苦而失眠,听着雨声,思绪万千,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惋惜。
这首《临江仙•听雨》以清冷的夜晚为背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内心的忧愁与对往昔的追忆。开篇即以“倚枕清宵愁不寐”引入,直接表达了因愁苦而无法入睡的状态,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纸窗乱扑春虫”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春虫的喧闹,也反衬出诗人的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五夜莲筹频下尽”表达生机的逝去和对美好事物的惋惜,莲花象征着清雅与纯洁,但在夜晚的雨声中却显得格外凄凉。“可怜零落绮香丛”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感受到花香的消失,仿佛在感叹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生命脆弱的感慨,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事物的逝去,通过细腻的雨声描写与莲花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虫”指的是什么?
a) 夏虫
b) 春天的虫鸣
c) 冬虫
“倚枕清宵愁不寐”中“清宵”的意思是?
a) 亮堂的夜晚
b) 清冷的夜晚
c) 热闹的夜晚
“可怜零落绮香丛”中的“零落”是指什么?
a) 增加
b) 消失
c) 改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同样描写了春夜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与对生命的感慨。与《临江仙•听雨》的孤独感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