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好事近 隔院听琵琶

《好事近 隔院听琵琶》

时间: 2025-05-02 08:15:13

诗句

拍遍小阑干,何限塞鸿明灭。

老去怕逢节候,正落红时节。

沙场病卒搯檀槽,隔著邻垣说。

似诉少年陈事,有玉楼金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5:13

好事近 隔院听琵琶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拍遍小阑干,何限塞鸿明灭。
老去怕逢节候,正落红时节。
沙场病卒搯檀槽,隔著邻垣说。
似诉少年陈事,有玉楼金埒。

白话文翻译

我拍打着小栏杆,感慨无尽的鸿雁已不再明亮。
我年老了,害怕在节日里感到孤独,正值落红的时节。
沙场上病重的士兵在檀木槽上呻吟,隔着邻居的墙壁倾诉。
似乎在诉说着年轻时的往事,犹如那金碧辉煌的楼阁。

注释

  • 拍遍小阑干:意为轻轻拍打栏杆,表达一种无奈的心情。
  • 何限塞鸿明灭:形容鸿雁的明亮与黯淡,意指生活中的无常。
  • 老去怕逢节候:年老时害怕节日来临,常常引发孤独感。
  • 正落红时节:正值花落的季节,象征着生命的衰退。
  • 沙场病卒搯檀槽:指战争中的伤病士兵,表露出对生命的思考。
  • 隔著邻垣说:隔着邻居的墙壁倾诉,反映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似诉少年陈事:似乎在回忆年轻时的事情。
  • 有玉楼金埒:比喻华丽的生活和往昔的繁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6年-约1700年),字仲明,号白洲,晚号白云山人,清代诗人。陈维崧是“清初四大家”之一,以词著称,作品风格清新婉约,富有情感。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的变迁。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困苦的时期。陈维崧通过琵琶声引发的情感波澜,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往事的怀念。

诗歌鉴赏

《好事近 隔院听琵琶》是一首抒情词,透过对琵琶声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追忆。开头两句“拍遍小阑干,何限塞鸿明灭”通过生动的意象引入,表现出诗人因年华渐逝而生出的惆怅。这里的“小阑干”与“鸿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象征着生活中的细微琐事,而后者则代表着人生理想和远方的追寻。

接下来的“老去怕逢节候,正落红时节”则更进一步,诗人直白地表达了对节日孤独感的恐惧,落红的时节不仅是自然界的凋零,也是生命的衰退。此句的情感深邃而真实,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

再往后,诗中提到“沙场病卒搯檀槽”,这里的“沙场”与“病卒”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暗示了战乱带来的苦痛与哀愁。隔着邻垣的倾诉,仿佛在诉说着人性间的无奈与隔阂。

最后,诗人回望年轻时的往事,提到“玉楼金埒”,这一部分充满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中交织,呈现出了清代士人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拍遍小阑干:表现了诗人因情感波动而无奈的状态。
  2. 何限塞鸿明灭: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鸿雁的明灭象征着理想的破灭。
  3. 老去怕逢节候:直接表达了老年的孤独感,节日更显得孤寂。
  4. 正落红时节:引入自然意象,与人生的衰退相呼应。
  5. 沙场病卒搯檀槽:表现出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苦痛,增加了诗的厚重感。
  6. 隔著邻垣说:人际间的隔阂,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离。
  7. 似诉少年陈事:怀念年轻时的往事,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8. 有玉楼金埒:象征着昔日的繁华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鸿雁”比喻人生的理想与追求。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意象,如“落红”,表达生命的无常与美好过往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琵琶声引发的情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孤独的恐惧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清代士人的思考与情感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琵琶:象征音乐与情感的表达,代表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 落红:象征生命的逝去与无常,反映人生的悲哀。
  • 沙场:代表战争与苦痛,增添历史的厚重感。
  • 邻垣:象征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沟通的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陈维崧
    D. 白居易

  2. “拍遍小阑干”中“阑干”指的是什么? A. 栅栏
    B. 桥
    C. 楼房
    D. 河流

  3. 诗中提到的“玉楼金埒”象征什么? A. 贫穷
    B. 繁华
    C. 战争
    D. 自然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以将《好事近 隔院听琵琶》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探讨两者在孤独感与对往昔的思考上的异同。李白在孤独中寻求酒的陪伴,而陈维崧则通过音乐表达孤独的情感,二者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但都渗透着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陈维崧研究》

相关查询

夜坐因观杨伯虎和春字韵诗偶成五绝再寄 其四 呈毛崇夫司直 任道源转示玉艳亭探梅诗卷未暇属和闰月十一日偶自北山塔院过亭下枝间已花因次元韵三首 其二 题王恭父校书新辟书轩 庄器之贤良居镜湖上作吾亦爱吾庐六诗见寄因次韵述桂隐事报之兼呈同志 其五 夙兴 自广岩避暑西庵 秋夜 表兄刘东玉提干挽诗二首 清晖阁在柳洲寺旧址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字头的字 时谈物议 授手援溺 人财两失 生聚教养 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佉卢文字 咯嚓 铛脚政 川字旁的字 飉飉 耳濡目击 包含余的词语有哪些 玉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鼎成龙升 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