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2:10
同诸兄弟游圣寿寺
野寺同游处,秋光雨后晴。
空阶疏树影,古木乱蝉声。
客至僧还定,时危境自清。
暂来忘俗虑,共坐夕阳倾。
在这座野外寺庙中游玩,正值秋天,雨后阳光明媚。
空荡荡的台阶上,稀疏的树影摇曳,古老的树木中传来蝉鸣声。
客人到来,和尚仍然心定,虽然时局危急,却依然保持内心的清明。
暂时来此,忘却世俗的忧虑,大家一起坐在夕阳下,享受这宁静的时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兄弟们在寺庙中宁静、惬意的情景,反映了对世俗喧嚣的超脱。
作者介绍:
马棫士,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游玩圣寿寺时,反映了诗人与朋友们在秋季雨后闲游的情景,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同诸兄弟游圣寿寺》是一首描绘秋日游玩寺庙场景的诗,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际间的和谐。诗的开头通过“野寺同游处,秋光雨后晴”引入了一个清新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觉。接着,作者描绘了寺庙的空阶和树影,展现了秋天的氛围,紧接着“古木乱蝉声”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生动的音响效果,表现出浓厚的秋意。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提到“客至僧还定”,体现出和尚的内心平静,虽然外在环境可能充满动荡和危机,但和尚的心境却是清明的,暗示了内心修养的重要性。最后两句“暂来忘俗虑,共坐夕阳倾”则是对这一宁静时光的总结,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在夕阳余晖下共享此刻的愉悦与忘却世俗烦恼的态度。
整首诗清新脱俗,充满了自然的气息与哲理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宁静、和谐的生活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反映了在喧嚣的现实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谊的珍贵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D. 对世俗的逃避
诗中提到的“时危境自清”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现实的危机
B. 心灵的宁静
C. 对未来的担忧
D. 对朋友的思念
“古木乱蝉声”中“蝉声”主要作用是什么?
A. 增强气氛
B. 表达孤独
C. 描述秋天的特点
D. 表达诗人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马棫士的这首诗,感受其蕴含的哲理与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