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同诸兄弟游圣寿寺

《同诸兄弟游圣寿寺》

时间: 2025-04-30 16:42:10

诗句

野寺同游处,秋光雨后晴。

空阶疏树影,古木乱蝉声。

客至僧还定,时危境自清。

暂来忘俗虑,共坐夕阳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2:10

原文展示:

同诸兄弟游圣寿寺
野寺同游处,秋光雨后晴。
空阶疏树影,古木乱蝉声。
客至僧还定,时危境自清。
暂来忘俗虑,共坐夕阳倾。


白话文翻译:

在这座野外寺庙中游玩,正值秋天,雨后阳光明媚。
空荡荡的台阶上,稀疏的树影摇曳,古老的树木中传来蝉鸣声。
客人到来,和尚仍然心定,虽然时局危急,却依然保持内心的清明。
暂时来此,忘却世俗的忧虑,大家一起坐在夕阳下,享受这宁静的时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野寺:偏僻的寺庙。
  • 秋光:秋天的阳光。
  • 空阶:空荡的台阶。
  • 疏树影:树影稀疏。
  • 古木:古老的树木。
  • 乱蝉声:蝉鸣声杂乱。
  • 客至:客人到来。
  • 僧还定:和尚仍然安静。
  • 时危境自清:尽管时局危险,内心依然清明。
  • 俗虑:世俗的烦恼。
  • 夕阳倾:夕阳西下,光线倾斜。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兄弟们在寺庙中宁静、惬意的情景,反映了对世俗喧嚣的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棫士,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游玩圣寿寺时,反映了诗人与朋友们在秋季雨后闲游的情景,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同诸兄弟游圣寿寺》是一首描绘秋日游玩寺庙场景的诗,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际间的和谐。诗的开头通过“野寺同游处,秋光雨后晴”引入了一个清新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觉。接着,作者描绘了寺庙的空阶和树影,展现了秋天的氛围,紧接着“古木乱蝉声”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生动的音响效果,表现出浓厚的秋意。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提到“客至僧还定”,体现出和尚的内心平静,虽然外在环境可能充满动荡和危机,但和尚的心境却是清明的,暗示了内心修养的重要性。最后两句“暂来忘俗虑,共坐夕阳倾”则是对这一宁静时光的总结,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在夕阳余晖下共享此刻的愉悦与忘却世俗烦恼的态度。

整首诗清新脱俗,充满了自然的气息与哲理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宁静、和谐的生活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寺同游处:描绘的是一处偏僻的寺庙,暗示与友人一同游玩的情境。
  2. 秋光雨后晴:突出了秋天的天气变化,雨后阳光明媚,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
  3. 空阶疏树影:空荡的台阶和稀疏的树影,增添了一种静谧感。
  4. 古木乱蝉声:古老的树木中蝉鸣声嘈杂,带来了自然的生动气息。
  5. 客至僧还定:即使有客人到来,和尚仍能安定心神,体现了修行者的淡泊。
  6. 时危境自清:即使处于危险的境地,内心依然清澈,表现了内心的坚定。
  7. 暂来忘俗虑:短暂的逗留使人忘却世俗的烦恼,体现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渴望。
  8. 共坐夕阳倾:与朋友们一起坐在夕阳下,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空阶疏树影,古木乱蝉声”,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 比喻:诗中用自然景物比喻人的心境,展现出诗人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 意象:通过“秋光”、“夕阳”等意象,唤起读者对秋天景色的共鸣。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反映了在喧嚣的现实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光:象征成熟与丰收,代表着时光的流逝。
  • 空阶:象征宁静与孤独,反映出一种超脱的态度。
  • 古木:代表历史的沉淀,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传承。
  • 夕阳:象征着生命的黄昏,带着一种温馨与怀旧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谊的珍贵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D. 对世俗的逃避

  2. 诗中提到的“时危境自清”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现实的危机
    B. 心灵的宁静
    C. 对未来的担忧
    D. 对朋友的思念

  3. “古木乱蝉声”中“蝉声”主要作用是什么?
    A. 增强气氛
    B. 表达孤独
    C. 描述秋天的特点
    D. 表达诗人的思考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
  • 《闲情赋》——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杂诗》:同样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但更加强调自然的幽深与孤独。
  • 李白的《闲情赋》:在朋友聚会的欢愉中,表达到达内心自由的愿望,风格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人研究》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马棫士的这首诗,感受其蕴含的哲理与自然之美。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浮葛二仙入祀朱明馆 浮邱社怀赵太史 厓山吊古 小金山谒苏祠言别 谒李忠简公祠 海珠饯别 其二 海珠饯别 其一 待月岭南第一楼 和吴子范自寿 其四 和吴子范自寿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杳的成语 衣字旁的字 祸福与共 朽木粪土 四点底的字 霞姿月韵 如虎添翼 青霓 风口浪尖 压静 包含速的词语有哪些 飞字旁的字 包含戕的词语有哪些 邑字旁的字 璧鈍 目不知书 羽字旁的字 并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