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朱文公祠梅花 其四

《朱文公祠梅花 其四》

时间: 2025-05-07 18:41:40

诗句

乘兴寻芳共举樽,罗浮花下醉黄昏。

夕阳掩映佳人影,莫认亭亭倩女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41:40

原文展示

乘兴寻芳共举樽,
罗浮花下醉黄昏。
夕阳掩映佳人影,
莫认亭亭倩女魂。

白话文翻译

兴致勃勃地寻花共饮,
在罗浮山花下醉倒在黄昏时分。
夕阳照映着美人的身影,
别把她当作亭亭玉立的女神。

注释

字词注释:

  • 乘兴:乘着兴致,兴高采烈。
  • 寻芳:寻找花香,游玩赏花。
  • 共举樽:一起举杯畅饮。
  • 罗浮:指罗浮山,位于广东省,是著名的风景区。
  • 醉黄昏:在黄昏时分喝醉。
  • 夕阳:日落时的阳光。
  • 掩映:遮掩和映衬。
  • 佳人:美丽的女子。
  • 亭亭倩女:形容女子身姿优雅、美丽动人。
  • :指灵魂或意象。

典故解析:

“亭亭倩女”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源于古代对女子的赞美。在古诗词中,常常将美丽的女子与自然景色相结合,体现出一种和谐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联登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晚明,盛行于清代,个性洒脱,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情世态,风格清新幽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日游玩罗浮山时,诗人与友人相聚畅饮,感受自然之美与人情之乐,表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在黄昏时分的饮酒赏花场景,展现了一幅美丽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联“乘兴寻芳共举樽”传达了诗人满怀兴致的心情,寻找花草的乐趣;而“罗浮花下醉黄昏”则将时间与地点巧妙结合,描绘出醉意正浓的黄昏,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第三句“夕阳掩映佳人影”进一步深化了画面感,夕阳的光辉映照出女子的身影,朦胧而又美丽,仿佛在诉说着一些动人的故事。然而最后一句“莫认亭亭倩女魂”则转折出一种淡淡的惆怅,提醒人们不要将美丽的幻影与真实混淆,似乎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

整体上,这首诗在描绘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同时,也引发了对美丽与幻象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乘兴寻芳共举樽:表达了诗人和友人兴致高涨,寻花游玩的情景。
  2. 罗浮花下醉黄昏:在美丽的罗浮山上,饮酒至黄昏,醉意融融。
  3. 夕阳掩映佳人影:夕阳的光辉映衬出美人的身影,优雅动人。
  4. 莫认亭亭倩女魂:劝告不要轻易迷恋美丽的幻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乘兴寻芳”和“共举樽”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佳人影比作“倩女魂”,使得形象更加生动。
  • 意象:夕阳、佳人、花下等意象交织,营造出温馨而略带惆怅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围绕“美”的短暂与幻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珍惜,同时也透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夕阳:象征着美好却短暂的事物,预示着光阴流逝。
  2. 佳人:代表着理想与美的追求,但同时也暗示着不可得的遗憾。
  3. 花下: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生机,也是诗人心灵的栖息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罗浮”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北
    B. 广东
    C. 江苏
    答案:B

  2. 诗人为什么在黄昏时分选择饮酒?
    A. 因为天气凉爽
    B. 因为黄昏景色美丽
    C. 因为时间充裕
    答案:B

  3. “亭亭倩女”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的赞美
    B. 对生活的厌倦
    C. 对自然的愤怒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以将王联登的这首《朱文公祠梅花 其四》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前者更多地展现了饮酒赏花的欢愉,而后者则强调了山水的宁静与孤寂,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王联登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出关门百里宿沙河站 张东山少司寇宅观弈 夏夜怀玉溪旧隐寄张灵璧四辅 晚泊青县怀励文恪公 关楼 晋国 湘潭馆陈沧洲先生手植槐 送唐镜海训导之官岳州 丁巳初春泊胥江 出太平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韭字旁的字 失怙 鍖銋 酉字旁的字 包含粱的成语 弄巧 壤结尾的成语 卝字旁的字 诳诈 欺人以方 勇男蠢妇 长绳系日 隶字旁的字 尽锐出战 金科玉条 白字旁的字 递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