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崇教大师回天台

《送崇教大师回天台》

时间: 2025-05-10 04:25:30

诗句

碧云高价彻天涯,珪璧清无一点瑕。

双阙再承新雨露,三吴重赏旧烟霞。

水轩散味朝贤句,松院分尝御府茶。

闻说赤城终未见,画图何日寄京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25:30

原文展示:

送崇教大师回天台
阮思道 〔宋代〕
碧云高价彻天涯,
珪璧清无一点瑕。
双阙再承新雨露,
三吴重赏旧烟霞。
水轩散味朝贤句,
松院分尝御府茶。
闻说赤城终未见,
画图何日寄京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崇教大师回天台的情感。诗中描绘了蓝天白云的美景,赞美了崇教大师的高洁品德。双阙代表着高楼大厦,象征着新雨滋润的美好前景;三吴地区的美景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也被提及。诗人提到自己在水轩中品味朝贤的诗句,在松院中尝试御府的茶,体现了对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感叹自己未能亲眼见到赤城,渴望有朝一日能将画图寄往京华。


注释:

  • 碧云:指清澈的蓝天,形容天气晴朗。
  • 高价:意为高远,形容天空的广阔。
  • 珪璧:古代的美玉,象征高洁无瑕的品德。
  • 双阙:指高楼,双阙寓意双重的荣耀。
  • 三吴:指吴地,包括苏州、南京等地,以其美景著称。
  • 水轩:水边的凉亭,常用于吟诗作乐的场所。
  • 赤城:指赤城山,诗人未能亲自前往的地方。
  • 京华:指京城,古代指的是北京或南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阮思道,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阮思道送别崇教大师之际,表达了对大师的敬仰与不舍,以及对美好景象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送崇教大师回天台》展现了阮思道对崇教大师的深情厚谊和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开头的“碧云高价彻天涯”,以蓝天白云的美景为背景,设定了一个空灵而广阔的意境,暗示着崇教大师的卓然独立与高远志向。接下来的“珪璧清无一点瑕”,则进一步强调了大师的纯洁无瑕,表明诗人的崇敬之情。

“双阙再承新雨露,三吴重赏旧烟霞”两句,描绘了大自然的恩泽与人文的积淀。双阙象征着名望与权势,而新雨露则暗示着希望和新生。三吴的“旧烟霞”则流露出对故土的眷恋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自己在水轩与松院的悠闲雅趣,表现出对文人生活的热爱与对文化的追求。而结尾的“闻说赤城终未见,画图何日寄京华”,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和对未来的期待,表现出诗人对遥远美景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整首诗句意结合,意象丰富,表达了诗人对崇教大师的敬仰与送别的情感,也展现了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碧云高价彻天涯:描绘蓝天与白云,象征崇高与远大。
  2. 珪璧清无一点瑕:用美玉比喻高洁无瑕的人品,表达清白无私的赞美。
  3. 双阙再承新雨露:象征新生的希望和繁荣的前景,双阙暗示荣华。
  4. 三吴重赏旧烟霞:三吴象征文化底蕴,旧烟霞代表传统的美好。
  5. 水轩散味朝贤句:水边凉亭中品味朝贤的诗句,体现文人雅趣。
  6. 松院分尝御府茶:松院中品尝珍贵的茶,暗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7. 闻说赤城终未见:表达未能亲见赤城的遗憾,渴望更深的交流。
  8. 画图何日寄京华:对未来的期待,渴望将美景寄往京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崇教大师比作美玉,突出其人格特质。
  • 对仗:如“水轩散味朝贤句,松院分尝御府茶”,增强诗句的韵律感。
  • 借景抒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内心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崇教大师的敬仰与珍重,渗透着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对自然与文化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云:象征自由与高远。
  • 珪璧:象征高洁无瑕的品德。
  • 双阙:象征名望与荣耀。
  • 三吴:表现对故土的情感。
  • 赤城:象征理想与追求。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碧云高价彻天涯”中的“碧云”指的是什么?

    • A. 白云
    • B. 青天
    • C. 蓝天
    • D. 雨云
  2. “珪璧清无一点瑕”中“瑕”的意思是什么?

    • A. 赃物
    • B. 伤痕
    • C. 缺陷
    • D. 美好
  3. “双阙再承新雨露”中的“双阙”象征什么?

    • A. 自然风光
    • B. 荣华富贵
    • C. 文化底蕴
    • D. 友谊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

诗词对比: 可以将阮思道的《送崇教大师回天台》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对人格的赞美与友谊的表达,后者则更侧重于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和对故土的眷恋。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均体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阮思道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悼室人诗十首 其三 悼室人诗十首 其二 悼室人诗十首 其一 清思诗五首 其五 清思诗五首 其四 清思诗五首 其三 清思诗五首 其二 清思诗五首 其一 效阮公诗十五首 其十五 效阮公诗十五首 其十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走投没路 绝佳 长江后浪推前浪 沦照 鼻字旁的字 讦窃 留后手 乙字旁的字 通动 言字旁的字 包含忌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格杀勿论 衣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借故敲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