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4:55
除夕
王维坤 〔清代〕
眼底年光尽,家人真不来。
西川兵火后,无复望乡台。
在眼前的时光已经结束,家人真的没有到来。
自从西川发生战争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回到故乡的台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西川兵火”可以理解为历史上四川地区因战乱而遭受的苦难,诗人通过这一点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家庭团圆的思念。
作者介绍:
王维坤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抒情和写景见长,常常流露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诗风清新,情感真挚,擅长用简练的语言传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除夕,正值春节前夕,诗人因家人未能团聚而感到深深的失落。这种情感在经历了战乱的背景下,愈发显得沉重,突出了人们对和平与团聚的向往。
《除夕》是一首充满悲情的诗作,透过简短的两联,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家人团聚的渴望。第一句“眼底年光尽”隐喻着时间的匆匆流逝,年末的时刻让人不禁反思过去的一年,心中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接着,诗人用“家人真不来”表达了因战乱而无法团聚的无奈和惆怅,情感愈加沉重。
第二联“西川兵火后,无复望乡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西川的兵火不仅是对家园的破坏,更是对人心的撕裂。诗人通过“无复望乡台”表达了对故乡的失落感,望乡的情景已不复存在,心灵的孤寂愈加明显。整首诗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展现了动荡时代中人们内心的苦楚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和家庭团圆的思考,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离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揭示了人们在动荡时代中的无奈与痛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眼底年光尽”的意思是:
“西川兵火后”中的“兵火”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王维坤的《除夕》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分析两首诗中对思乡情感的不同表现。王维坤通过对战争的描写表现了更为沉重的思念,而李白则通过清幽的夜景展现了对故乡的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