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0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09:19
原文展示:
山庵夜宿呈深居先生 松迳转幽密,一程深一程。 涛声在平地,月色正三更。 僧定欲唤起,鹤眠频梦惊。 晓来真富贵,露叶缀珠璎。
白话文翻译:
沿着松林间的小径越走越幽深,每走一段路程都感觉更加深邃。 即使在平地上也能听到像海涛一样的声音,三更时分月色正明亮。 僧人静坐似乎想要唤醒什么,鹤在睡眠中频繁地被梦境惊扰。 清晨到来,真是无比的富贵景象,露水滴在叶子上像缀满了珍珠。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绍文,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此诗描绘了夜宿山庵的静谧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夜宿山中寺庙时所作,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色和清晨的露珠,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夜宿山庵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清晨的生机。诗中“松迳转幽密”一句,既描绘了山路的幽深,也暗示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深邃。“涛声在平地”则巧妙地以风声比喻海涛,增强了夜晚的宁静感。后两句通过僧人和鹤的描绘,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清晨的“露叶缀珠璎”则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生机,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宿山庵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对夜晚和清晨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宁静和美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涛声在平地”形容的是什么声音? A. 海涛声 B. 风声 C. 雨声 D. 鸟鸣声
诗中“露叶缀珠璎”中的“珠璎”比喻的是什么? A. 露水 B. 珍珠 C. 宝石 D. 花朵
诗中“僧定欲唤起”中的“僧定”指的是什么? A. 僧人静坐 B. 僧人行走 C. 僧人说话 D. 僧人吃饭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