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绝句二首

《绝句二首》

时间: 2025-05-02 08:01:31

诗句

雨过盘池起绿波,夜来添得几圆荷。

单衣不奈春寒恶,却美杨枝挟纩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1:31

原文展示:

绝句二首 张绍文 〔宋代〕

雨过盘池起绿波, 夜来添得几圆荷。 单衣不奈春寒恶, 却美杨枝挟纩多。

白话文翻译:

雨后,池塘泛起绿色的波纹, 夜晚又增添了几朵圆润的荷花。 单薄的衣裳抵挡不住春寒的侵袭, 却羡慕杨柳枝条上缠绕的丝绵那样多。

注释:

  • 盘池:指池塘。
  • 绿波:形容池水因雨而泛起的波纹。
  • 圆荷:指圆形的荷花。
  • 单衣:薄衣,指衣物单薄。
  • 不奈:无法忍受。
  • 春寒恶:春天的寒冷。
  • 杨枝:杨柳的枝条。
  • 挟纩:缠绕着丝绵,这里指杨柳枝条上缠绕的丝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绍文,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这首诗描绘了春雨过后的池塘景象,以及诗人对春寒的感受和对杨柳的羡慕。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春雨过后的夜晚,诗人观察到池塘的变化,感受到春寒的侵袭,同时羡慕杨柳枝条上的丝绵,从而有感而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雨过后的池塘景象,通过“绿波”和“圆荷”两个意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变化。后两句则通过“单衣不奈春寒恶”表达了诗人对春寒的无奈,而“却美杨枝挟纩多”则流露出对杨柳的羡慕之情。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鲜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过盘池起绿波”:描绘了雨后池塘泛起的绿色波纹,生动地展现了雨后的自然景象。
  2. “夜来添得几圆荷”:夜晚池塘中又增添了几朵圆润的荷花,进一步丰富了池塘的景象。
  3. “单衣不奈春寒恶”:表达了诗人对春寒的无奈,衣物单薄无法抵御寒冷。
  4. “却美杨枝挟纩多”:羡慕杨柳枝条上缠绕的丝绵,流露出对温暖和舒适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绿波”比喻雨后池塘泛起的波纹。
  • 拟人:“单衣不奈春寒恶”中,“不奈”赋予了单衣以人的情感,表达了无法忍受春寒的无奈。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雨后池塘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春寒的感受和对杨柳的羡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绿波:象征着雨后的生机与活力。
  • 圆荷:代表着夜晚池塘中的静谧与美丽。
  • 单衣:象征着诗人对春寒的无奈。
  • 杨枝挟纩:代表着温暖和舒适,是诗人向往的对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绿波”指的是什么? A. 绿色的波浪 B. 雨后池塘泛起的波纹 C. 绿色的水面 D. 绿色的荷叶

  2. 诗中“单衣不奈春寒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寒的喜爱 B. 对春寒的无奈 C. 对春寒的恐惧 D. 对春寒的厌恶

  3. 诗中“却美杨枝挟纩多”中的“挟纩”指的是什么? A. 缠绕着丝绵 B. 缠绕着柳枝 C. 缠绕着花朵 D. 缠绕着树叶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春夜喜雨》:同样描绘春雨后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喜悦。

诗词对比:

  • 张绍文《绝句二首》与杜甫《春夜喜雨》:两者都描绘了春雨后的景象,但张诗更多表达了对春寒的无奈和对温暖的向往,而杜诗则更多表达了对春雨的喜悦和对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绍文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人的作品的详细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题凤林桥 游善权 游张公洞 赠陈处士 小园梅未尽放叔用府教以诗索和勉胜韵以谢 眼儿媚二首 其一 促拍满路花 长亭怨慢五首 其四 长亭怨慢五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闻名不如见面 毛森骨立 三点水的字 炎方 持禄取容 道同志合 包含颤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烨的词语有哪些 灾疠 分红利 访择 行侠好义 秃宝盖的字 艮字旁的字 读书三余 四点底的字 包含昨的词语有哪些 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