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5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59:29
挽蔡西山先生
伤哉道学不容时,
力抵先生蹈至危。
槐棘佥谋虽日伪,
草茅公论实难欺。
苍梧千里地虽远,
白首一心天自知。
借问西山近何似,
白云长护紫阳碑。
这首诗表达了对蔡西山先生的哀悼和对道学的感慨。可惜道学在当今时代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先生为了坚守道义而面临巨大的危险。尽管那些阴险之徒试图在日常的伪善中进行阴谋,但草根阶层的公论却是难以欺骗的。即使苍梧之地遥远,但我对白首的忠诚和心意,天自会知晓。请问西山如今的情景如何?白云依然长久守护着紫阳的碑铭。
作者介绍:
翁升,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致力于道学的研究与传播。他的诗风清新,常表达对时局的关切与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蔡西山先生去世后所作,反映了翁升对老师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与不满。
《挽蔡西山先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悼亡诗,翁升通过对蔡西山的追忆,展现了他对道德理想的坚持与对社会现状的批判。诗中开头两句,作者以“伤哉”引入,情感深切,表达了对道学被忽视的痛惜。接着,诗人提到蔡西山先生力抗时流,尽管处于危境,但其坚守道义的决心令人敬佩。后几句则通过对“槐棘”的隐喻,暗指那些伪善者的阴暗,表现出对社会公论的信心。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西山的思念,白云长护紫阳碑的意象,暗示着对道德理想的永恒追求与不灭的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诸如“苍梧千里”和“白首一心”的对仗,形成了强烈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道学的追求与坚守,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愤慨。通过对蔡西山的追忆,表达了对理想人物的敬仰和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槐棘”是指什么?
诗中“白云长护紫阳碑”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