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0:30
篝镫欲尽夜光微,
巧妇惊寒亦下机。
惟有纬娘声不断,
无人知是叹无衣。
夜深了,篝火快要熄灭,微弱的光线洒在周围,
巧手的妇人因为寒冷而停下了织机。
只有纬娘的声音仍在不断响起,
无人知道她叹息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衣服可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通过纬娘的叹息,展现了当时社会中女性的困境,尤其是在家庭和生活上的艰辛。没有衣物的意象,暗示着贫困和缺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艰难。
作者介绍: 许玉瑑,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作品多以细腻见长,常表达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之时,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女性在家庭中的艰辛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温情而又悲凉的画面。开篇“篝镫欲尽夜光微”,字面上描绘了夜深人静、篝火将熄的情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氛围。接着“巧妇惊寒亦下机”,将妇女的辛劳与生活的艰辛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仅是对织布劳作的描述,更是对她们精神状态的反映——在寒冷的夜晚,她们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工作,面对生活的重压。
而“惟有纬娘声不断”,此句转入纬娘的身上,她的织机声在夜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她在独自与命运抗争。最后一句“无人知是叹无衣”,令人心酸。纬娘的叹息不仅仅是对生活的抱怨,更是对社会冷漠的无奈呼喊,表现了她们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孤立无援。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渲染,揭示了女性在家庭中所承受的压力与不易,并在简洁的语言中传达出深刻的社会关怀,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女性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底层女性艰辛生活的同情与关注,揭示了家庭责任与个人困境之间的冲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许玉瑑
C. 杜甫
D. 白居易
“巧妇惊寒亦下机”中的“机”指的是什么?
A. 织布机
B. 棉花机
C. 麻绳机
D. 刀具
诗中“无人知是叹无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与无奈
B. 快乐与幸福
C. 愤怒与抗争
D. 疲惫与放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许玉瑑的《闻络纬作》更注重对社会底层女性生活的描绘,前者表达了对家的思念,后者则突显了女性的艰辛与无奈。两者都富有情感,但切入角度与主题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