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希夷道院

《希夷道院》

时间: 2025-05-07 19:03:24

诗句

图南曾憩迹,作院号希夷。

地古莓苔老,林春草木滋。

榻闲仙久化,人到鹤先知。

愿借西亭竹,吟镌小体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03:24

原文展示

图南曾憩迹,作院号希夷。
地古莓苔老,林春草木滋。
榻闲仙久化,人到鹤先知。
愿借西亭竹,吟镌小体诗。

白话文翻译

曾经在图南的地方停留过,因而建了一个名为“希夷”的道院。
这里的土地古老,长满了莓苔,春天的树林和草木都生机勃勃。
悠闲的榻上,仙人已经在此久居,人们来访时,鹤早已先知。
我希望借用西亭的竹子,吟咏并刻写一些小诗。

注释

逐句解释:

  • 图南:指的是南山,古代道教圣地。
  • 希夷:意为简单、自然的状态,反映道教的哲学思想。
  • 莓苔:指生长在地面上的一种苔藓,象征岁月的流逝。
  • 榻闲:指的是休息的地方,常用于道士或隐士的生活。
  • 鹤先知:鹤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长寿和智慧的象征。
  • 西亭竹:指西边亭子的竹子,象征诗意的源泉。

典故解析:

  • 图南:出自《庄子》中的“图南”寓意,常用来指追求理想的情怀。
  • 仙人:道教文化中常见的隐士或修炼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霖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道教思想和自然哲学,作品清新脱俗,富有禅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他隐居道院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希夷道院》是一首表现道教思想和隐士生活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和对道家“无为而治”的理解。开头的“图南曾憩迹”,引出了一段历史的回忆,暗示了这个地方的深厚文化底蕴。接下来的“地古莓苔老,林春草木滋”,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诗中“榻闲仙久化”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仙人的存在仿佛赋予了这个地方一种神秘而崇高的气息。最后一句“愿借西亭竹,吟镌小体诗”则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渴望,借助自然的竹子,想要吟咏出心中的情感。这种对自然的依恋和对诗歌的追求,构成了整首诗的核心主题,使得作品充满了哲理性和抒情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引入地点与院名,强调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 第二联:描绘自然景象,表现生机勃勃的春天。
  • 第三联:表达人与仙人之间的关系,暗示高人知晓世事。
  • 第四联:表达创作愿望,体现对诗歌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映射人生态度。
  • 拟人:将“鹤”视为智慧的象征,赋予其知晓人事的能力。
  • 对仗:每联之间的结构和意象相互对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道教隐士的生活理想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图南:象征理想与追求。
  • 榻闲:隐士生活的宁静。
  • :智慧与长寿的象征。
  • :自然的灵气和诗意的源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希夷道院》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秦霖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榻闲仙久化”是什么意思?

    • A. 仙人悠闲地生活
    • B. 仙人去世
    • C. 仙人到来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 B. 对战争的反思
    • C. 个人的野心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
  • 《饮酒》陶渊明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问答》:同样描绘了自然与隐士生活,但更加侧重于人与自然的交流。
  • 陶渊明的《饮酒》: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情感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明清诗词选》
  2. 《道教文化与中国诗歌》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精山 快哉亭朝暮寓目二首之二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二 四月八日尝新荔子 天柱峰出云歌 太皇太后合春帖子六首 答韩伯举五羊九日见怀 泉石帘泉 食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神 摇摇欲堕 艮字旁的字 鼓馁旗靡 阜字旁的字 恶书 日杒月减 包含瞢的词语有哪些 到岸价格 丨字旁的字 包含炊的词语有哪些 干字旁的字 称斤掂两 豪放不羁 亲不隔疏 西结尾的成语 不避斧钺 门字框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