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0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03:24
图南曾憩迹,作院号希夷。
地古莓苔老,林春草木滋。
榻闲仙久化,人到鹤先知。
愿借西亭竹,吟镌小体诗。
曾经在图南的地方停留过,因而建了一个名为“希夷”的道院。
这里的土地古老,长满了莓苔,春天的树林和草木都生机勃勃。
悠闲的榻上,仙人已经在此久居,人们来访时,鹤早已先知。
我希望借用西亭的竹子,吟咏并刻写一些小诗。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秦霖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道教思想和自然哲学,作品清新脱俗,富有禅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他隐居道院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理想生活的向往。
《希夷道院》是一首表现道教思想和隐士生活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和对道家“无为而治”的理解。开头的“图南曾憩迹”,引出了一段历史的回忆,暗示了这个地方的深厚文化底蕴。接下来的“地古莓苔老,林春草木滋”,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诗中“榻闲仙久化”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仙人的存在仿佛赋予了这个地方一种神秘而崇高的气息。最后一句“愿借西亭竹,吟镌小体诗”则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渴望,借助自然的竹子,想要吟咏出心中的情感。这种对自然的依恋和对诗歌的追求,构成了整首诗的核心主题,使得作品充满了哲理性和抒情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道教隐士的生活理想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希夷道院》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榻闲仙久化”是什么意思?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