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01
嘲春风
作者:温庭筠
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
苒嫋转鸾旗,萎蕤吹雉葆。
扬芳历九门,澹荡入兰荪。
争奈白团扇,时时偷主恩。
春风在哪里才是最美的呢?在别的殿堂旁边,芳草丛生。
轻轻摇曳的鸾旗,随着萎蕤的花瓣,慢慢飘落。
芬芳的花香飘散在九道门外,轻柔地进入兰草间。
可惜那白色的团扇,时常偷走我的主人的宠爱和恩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不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兰荪”等意象,体现了对自然美和情感的细腻追求。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唐代诗人,擅长词,尤以“花间派”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细腻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嘲春风”创作于温庭筠生活的晚唐时期,那个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通过描绘春风、花草等自然景象,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感慨。
“嘲春风”是一首感情细腻且意象丰富的诗作。诗中开篇便以“春风何处好?”引出对春风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接下来的句子通过丰富的意象,如“芳草”、“鸾旗”、“雉葆”等,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转向了一种略显惆怅的情绪,特别是“争奈白团扇,时时偷主恩”,表达了对爱情的不满和无奈,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易逝与难以把握。团扇象征着女子的美丽与温柔,但“偷主恩”又让人感到这份美好是多么的脆弱和不定。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在表现春天的美丽之余,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温庭筠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其中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让自然景物赋予了感情,使得诗作不仅仅是对春天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和爱情的反思。整体而言,诗歌在轻盈的表象下隐藏着深邃的情感,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包含了对爱情无奈与失落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团扇”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爱情的脆弱
C. 生活的烦恼
D. 友情的深厚
诗中的“苒嫋转鸾旗”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动荡不安
B. 轻盈的美感
C. 悲伤的离别
D. 忧虑的心情
诗歌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爱情的失落
C. 自然的变化
D. 对人生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温庭筠与李白的自然描写有所不同,温庭筠更细腻、柔美,而李白则更为奔放、豪放。温庭筠的“嘲春风”中充满了对细微之处的关注,而李白的诗则常常表现出一种壮阔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