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0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4:06
早秋山居
作者: 温庭筠 〔唐代〕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在山近处感到早秋的寒气,草堂上霜气晴明。
树木凋零窗外有阳光,池塘满是水却无声响。
果实落下时见猿猴经过,干枯的树叶传来鹿群的足音。
素雅的琴静静地放在一旁,夜晚的泉水清澈而安静。
作者介绍: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号梅溪,唐代诗人,擅长词,风格清丽婉约。他的诗词常以山水、情感为主题,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温庭筠晚年,反映他在山中隐居时的心境,渗透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静谧生活的向往。
《早秋山居》是温庭筠对秋季景色的细腻描写,诗中充满了清幽的自然意境和宁静的生活情趣。首句“山近觉寒早”,即刻引入了季节变化的主题,给人一种初秋的清冷感。接着“草堂霜气晴”,描绘了清晨霜气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细腻观察。诗人在反映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映射出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诗中通过描写枯树、落果、猿猴与鹿群的活动,展现了一个生动的自然生态,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几句提到的“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更是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象紧密联系,表达了他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平和的心愿。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精致而富有层次感,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更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该诗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霜气”、“池满水无声”、“素琴”等,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对仗手法在“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时光流逝中的淡泊心态,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草堂”指的是什么?
A) 森林
B) 草屋
C) 城市
D) 山峰
“素琴机虑静”中的“素琴”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花
C) 一种书籍
D) 一种饮品
诗中表现的主要季节是?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