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8:57
嘅昔南州士,空传孺子名。
自甘贫且贱,托慕圣之清。
直答农功问,遥将絮酒行。
德音遗郡牧,隐节与邦程。
墓寄千林冥,湖虚一镜明。
悠悠怀古恨,读尽曲江铭。
从前南州的士人,空有一个孺子之名。
他甘于贫贱,寄托对圣贤清白的崇敬。
他直言回答农民的疑问,遥远地携带着乡间的酒行。
德音流传于郡县,隐士的节操与国家的前程。
他的墓碑埋在千林深处,湖水如明镜般清澈。
他心中怀着对古代的无尽恨意,读尽了曲江的铭文。
黄衷,明代诗人,生于南州,以其诗作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乡土风情,表达对士人理想的追求与对历史的感慨。
《南州行》写于黄衷对过往士人理想的追忆与思考之际,反映了明代士人的文化自觉与社会责任感。
《南州行》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人文情怀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南州士人的形象,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诗中的“孺子”象征着年轻有为的士人,但他却甘于贫贱,体现了士人对道德与理想的坚持。诗人通过“托慕圣之清”来表达自己对圣贤品德的崇敬,显示出一种崇高的价值追求。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律感,情感上深沉而充满怀古之情。诗人通过对古代士人的追忆,展现了他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特别是在结尾,提到的“悠悠怀古恨”,更是把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既有对历史的叹息,也有对个人理想未能实现的遗憾。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士人理想的追求与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道德与理想的崇敬,以及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中的“孺子”指代什么?
A. 年轻的士人
B. 农民
C. 老人
D. 商人
诗中提到的“湖虚一镜明”主要表现了什么意象?
A. 战争
B. 清澈与宁静
C. 繁华
D. 贫穷
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主要体现在那一句?
A. 嘅昔南州士
B. 自甘贫且贱
C. 悠悠怀古恨
D. 直答农功问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黄衷的《南州行》更注重对士人理想与历史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对自由的追求。这两首诗在表达主题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