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6:09
青女将霏雪,严霜豫试行。
未垂千树玉,先放一天晴。
晓履村桥迹,寒钟野寺鸣。
铺原浑有质,降宇却无声。
著处侵肌冷,看来照眼明。
白琅何足羡,紫塞独关情。
青女(春天的女神)要将细雪洒下,严霜已经准备好要试探性地降临。
尚未让千树的玉洁霜花垂下,先让一日的晴天到来。
清晨的鞋印留在村桥上,寒冷的钟声在野外的寺庙中响起。
大地的铺展仿佛有着质感,天空的降临却没有声音。
落在肌肤上的冷意,让人感到刺骨,映入眼帘的却是明亮的景象。
白色的琅琊山又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紫色的边塞才是我心中所系的情感。
作者介绍:弘历,即清代的乾隆皇帝,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诗人。他在位期间,积极倡导文治,重视文化艺术的发展,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作品。弘历的诗风多样,兼容并蓄,擅长描绘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北国严冬,诗人在描绘冬天寒冷的同时,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向往。诗中通过对霜雪的描绘,反映了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的交融。
弘历的《霜》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冬季的冷冽与春天的温暖交替,诗中以“青女”和“严霜”作为春天与冬天的象征,生动地描绘了两者的对比与冲突。开篇的“青女将霏雪,严霜豫试行”便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既有了春天的柔美,又不失冬天的冷冽。
诗中描绘的“未垂千树玉,先放一天晴”,表现出春天尚未完全到来,然而一日的晴空却带来了希望。此时,诗人透过“晓履村桥迹,寒钟野寺鸣”描绘了早晨的宁静与清冷,反映出一种深邃的孤独感。
随后,诗人提到“铺原浑有质,降宇却无声”,显示出自然界的质朴与深邃,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最后的“白琅何足羡,紫塞独关情”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诗人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不忘抒发内心的情感,展现出其独特的诗人气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描绘冬春交替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感的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青女”指的是哪一季节?
“未垂千树玉”中的“千树玉”比喻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紫塞”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