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2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7:44
凤山禅寺
作者: 徐梦发 〔宋代〕
百役红尘吏,
过门一解鞍。
频来无事干,
孤坐有山看。
留月不掩户,
招风长倚栏。
马嘶催去路,
吾道尚盘桓。
这首诗的意思是:
身为红尘中繁忙的官吏,
经过这里便卸下了马鞍。
频繁来此却无所事事,
我独自坐着,遥望山景。
月光洒下,不遮住我的门户,
微风拂面,我长时间倚着栏杆。
马儿嘶鸣催促着我离开,
但我的心仍然留恋这条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梦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清新脱俗的山水诗著称,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繁华的淡泊。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因公务繁忙而感到疲惫之际,选择到凤山禅寺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放松,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及对自然的向往。
《凤山禅寺》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在喧嚣的红尘中,诗人通过卸下马鞍、独坐山前的方式,展现了内心对平静生活的渴望。诗歌的前两句“百役红尘吏,过门一解鞍”便直接点出了作者身份的对比,忙碌的官吏与宁静的禅寺形成鲜明的对照。接着,诗人描绘了他在禅寺中孤坐的情景,表达出一种对自然的沉醉与对繁忙生活的逃避。
“留月不掩户,招风长倚栏”,这两句中,月光洒下,清风拂面,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气氛,令人心生向往。而最后两句“马嘶催去路,吾道尚盘桓”则反映了诗人对离开的不舍,显示出一种对过往生活的依恋与对未来的犹豫。整首诗语言简练,却蕴含深厚的哲理,展示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禅意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内心对忙碌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的向往,表现了一种追求宁静、淡泊名利的哲学思想,体现出禅宗文化的深邃与智慧。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对繁忙生活的批判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百役红尘吏”指的是:
A. 一名闲人
B. 繁忙的官吏
C. 一个农民
D. 一个商人
“留月不掩户”中的“留月”意指:
A. 月亮太亮
B. 月光洒下
C. 留下月亮
D. 月亮遮住
诗人对离开的态度是:
A. 迫不及待
B. 不在乎
C. 留恋
D. 愉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梦发的《凤山禅寺》与王维的《鹿柴》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王维通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展现山水之美,而徐梦发则通过对禅寺的描写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反思。两者都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但各自的风格和意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