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0:36
龟山祷雨
作者: 徐梦发 〔宋代〕
久困焦熬里,持香谒二禅。
会留一宿觉,了得寸心缘。
鹤识小溪路,钟闻上界天。
龙湫分勺水,法海遍三千。
在长时间的干旱中,我心中焦虑,手持香火去拜访两位禅师。
或许会在这里留宿一晚,了解我内心的真实缘由。
鹤鸟知道小溪的路,钟声传来,仿佛来自天上的法界。
龙湫的水如同分勺子般细流,法海浩渺无边,遍及三千世界。
《龟山祷雨》是徐梦发在干旱时节的心灵写照,诗中凝聚了他对自然的敬仰与对内心的思索。开篇“久困焦熬里”,展现了作者在干旱环境中的无奈与焦虑,而“持香谒二禅”则表现了他对精神寄托的追求。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象,鹤鸟、小溪、钟声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最后“龙湫分勺水,法海遍三千”则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神秘,也隐喻了佛法的广博,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和谐关系。
全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尊重与对内心的探索,并引发读者对生命与存在的思考。诗中的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渴望,也有对心灵的反省,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人生命运的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对心灵的追求,以及对宇宙法理的深刻理解,体现出诗人的哲思与情感。
诗中提到的“持香”是指什么?
诗中的“龙湫”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表现的情感主要是?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龟山祷雨》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