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4:02
作者: 刘宗周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渐觉溪声杳,山深古木稀。
烂柯无客到,飞锡有僧归。
宝盖临丹阙,莲花傍紫薇。
祇疑诸祖后,此地说传衣。
渐渐地听不见溪流的声音,山中幽深,古树稀疏。
烂柯山上没有客人光临,只有僧人手持锡杖返回。
华丽的宝盖映照在丹色的庙宇上,莲花生长在紫薇花旁。
我只疑惑这里是否是诸祖的传承之地,此地是否有传授衣钵之言。
作者介绍:
刘宗周,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作品集中在诗歌和散文上,擅长描写山水风光,诗风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游览天衣寺时,表达了诗人对寺庙宁静环境的感悟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宗教的重视。
《游天衣寺》是一首描写山水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诗作。全诗以自然景物的描写为主,展现了天衣寺的幽静和僧人的归来,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理念的思考。诗的开头“渐觉溪声杳,山深古木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寂静的氛围,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清幽的环境。接着提到“烂柯无客到,飞锡有僧归”,通过僧人的归来,隐喻了人们对世俗生活的超脱,突显了寺庙的清净与灵性。
“宝盖临丹阙,莲花傍紫薇”则是对寺庙建筑和自然景观的进一步描写,表现出佛教文化的庄重与美丽。最后一句“祇疑诸祖后,此地说传衣”则引发读者对佛教传承的思考,暗示了这里或许是佛教真理的传承之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整首诗在意象上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宗教文化,展现了诗人内心对自然、宁静及宗教的思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佛教文化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宗教传承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山名是什么?
A. 烂柯山
B. 天衣山
C. 迎客松
答案:A
诗中的“飞锡”指的是什么?
A. 飞来的鸟
B. 僧人的锡杖
C. 风的声音
答案:B
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宗教文化的探讨
C. 对人生的感慨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此诗的深邃意境和优美表达,使得它在明代诗歌中占有一席之地,值得细细品味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