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9:06
长杨犹未献,作赋拟西京。
孰谓风尘日,能忘去住情。
临岐泣杨子,中酒病刘伶。
蚤识先资器,弓旌慰圣明。
长杨树下仍未有献身的机会,而我正准备赋诗前往西京。谁又能想到这繁华尘世的日子,会让我忘记了心中归属的情感?临近离别时我对杨子泪流满面,酒饮过量,想起了刘伶的病态。早已识得你的才能和器量,愿以弓和旌旗来安慰明圣之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宗周,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歌创作为主。他的作品往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关注人生的困惑与感悟。
创作背景: 《送紫眉应试》写于作者送别友人参加科举考试之际,表现了对友人的期望与祝福,同时流露出对世俗纷扰与个人情感的思考。
《送紫眉应试》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流露出对朋友前途的期待与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开篇的“长杨犹未献”表明了诗人对理想与机会的渴望,接着提到“孰谓风尘日”,用以反思在繁华和浮躁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常常被忽视。诗人通过“临岐泣杨子”的情景,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而“中酒病刘伶”的提及则增添了一种忧伤与无奈的色彩。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蚤识先资器”表达对友人能力的认同,并希望以军功和荣耀来安慰即将踏上征途的友人,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整首诗在情感上跌宕起伏,既有离别的悲伤,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构成了诗歌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情感的追求,以及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长杨犹未献”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渴望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A
“风尘日”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日子
B. 繁华的尘世生活
C. 清静的乡村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刘伶”是什么形象?
A. 和蔼可亲的长者
B. 酗酒的洒脱者
C. 忧郁的诗人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