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2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0:17
书怀
作者: 徐孚远 〔明代〕
昔日衣冠今渺茫,
岛居一纪又搴裳。
移家不惜乡千里,
种秫何嫌水一方。
地理未经神禹画,
医书应简华佗囊。
馀年从此游天外,
知是刘郎是阮郎。
往日的衣冠现在已显得模糊不清,如今我在小岛上居住了十年,依然穿着简朴的衣裳。为了迁居,我不惜离开故乡千里,种稻子又何妨只在这一方水土。地理未曾像大禹那样划分,医书也应当是简约如华佗的囊袋。余生从今往后,我将游荡在天外,知道刘郎和阮郎的故事。
作者介绍:
徐孚远,明代诗人,生于晚明时期,因其作品风格清新、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
《书怀》创作于诗人隐居海岛期间,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对过往荣华的淡然及对现状的自得,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
徐孚远的《书怀》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邃的哲理引人深思。诗的开头通过“昔日衣冠今渺茫”一句,迅速引入对往昔的回忆,展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作者在小岛上生活了十年,显然已经习惯了这种简朴,但“搴裳”一词又暗示了他对衣食住行的淡泊态度。
“移家不惜乡千里”,表达了他为了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不惜离开故乡的决心。这种对新生活的选择,反映出一种无畏的精神和对自然的向往。从“种秫何嫌水一方”可以看出,他并不在乎环境的局限,反而在于心灵的自由。
接下来的“地理未经神禹画,医书应简华佗囊”则通过历史典故,强调了他对自然和医学的理解。地理的复杂与医学的简约相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最后两句则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游离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人生的独立思考。不再拘泥于身份和地位,真正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与自我认知。
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向往,展现了一个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的淡然、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衣冠”象征什么?
诗人为什么选择移家?
“地理未经神禹画”中的“神禹”指的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书怀》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