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5:20
玳席华筵,嘉宾环集三千履。兰膏芬芷。一簇红莲里。花覆玉郎,苒苒青衫美。咸倾企。小登科第。有底新桃李。
在华美的宴席上,嘉宾们围坐,足音如潮。芬芳的兰香和芷草,盛开在一簇红莲中。花儿倾覆在美丽的玉郎身上,他的青衫轻盈而美丽。大家都在向他倾慕,仿佛在期待他的小小成就,真是桃李满天下。
诗中“桃李”常被用来比喻优秀的学生或后辈,源于《论语》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指教育者的品德与才华自然会吸引学生。
廖行之,南宋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生活中的细腻情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文情怀。
此词作于宋代繁荣时期,社会上层流行华丽的宴会和文人墨客的聚会。作品通过描绘宴会场景,反映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才俊的赞美。
《点绛唇 其六》以华丽的宴席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繁华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诗中通过对兰膏芬芷的描写,传达出宴会的雅致与高贵。红莲和玉郎的意象,既展现了美丽的外表,也暗含了对内在才华的推崇。整首词在轻快的节奏中,流露出对年轻才俊的期许与赞美,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整首诗歌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年轻才俊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的期冀,表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的“玳席华筵”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咸倾企”中的“倾企”是什么意思?
诗中“新桃李”指代什么?
与白居易的《长恨歌》相比,廖行之的《点绛唇 其六》更注重宴会的热闹与对年轻才俊的赞美,而《长恨歌》则集中于爱情的悲欢离合。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选择上各具特色,但共同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