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刘晋父寒食日从郡掾游花光相祠绝江访向园

《和刘晋父寒食日从郡掾游花光相祠绝江访向园》

时间: 2025-05-02 11:07:03

诗句

不作春游去,那能诗思佳。

春山长在眼,白酒不谋家。

泛泛一蓑钓,冥冥几树花。

相从有真趣,无梦到京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7:03

原文展示:

不作春游去,那能诗思佳。
春山长在眼,白酒不谋家。
泛泛一蓑钓,冥冥几树花。
相从有真趣,无梦到京华。

白话文翻译:

我不去春游,怎么能有好的诗思呢?
春山常驻眼前,白酒却无暇顾及家事。
随意地穿着蓑衣钓鱼,朦胧间几树花开。
与友同行才是真正有趣,心中无梦到达京城。

注释:

  • 寒食日: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在清明前一天。此日禁火、吃冷食,以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
  • 郡掾:古代地方官署的文书官,地位较低。
  • 蓑钓:穿着蓑衣钓鱼,形容渔夫的生活。
  • 京华:指京城,代表繁华都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因其诗词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寒食节期间,诗人与友人一同游玩,表达了对春日的留恋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和自然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首句“不作春游去,那能诗思佳”直接表明诗人对春游的渴望,然而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表达了他内心的失落和无奈。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描绘了眼前的春山和白酒的意象,暗示虽然身在繁华中,心却并不宁静。最后两句“相从有真趣,无梦到京华”则体现了与友人共游的乐趣,强调了友谊的珍贵和对现实的淡泊。

整首诗在意象运用上非常生动,春山、白酒、蓑衣、花树等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自然清新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追求内心的真实与宁静,而不是浮华的表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作春游去,那能诗思佳:表达未能出游的失落,诗思自然无法达到最佳状态。
  2. 春山长在眼,白酒不谋家:描绘眼前的春山美景,白酒虽好,却无暇顾及家庭琐事。
  3. 泛泛一蓑钓,冥冥几树花:随意钓鱼,意外中看到几树花,体现诗人悠然自得的态度。
  4. 相从有真趣,无梦到京华:与友人相伴的乐趣是最真实的,心中却没有追求名利的梦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白酒不谋家”与“春山长在眼”形成对比,突出心境的分裂。
  • 隐喻:春山、白酒、蓑钓等意象隐喻着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游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繁华生活的淡泊,反映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山:象征生命与希望,代表自然的美好。
  • 白酒:象征生活的享受,隐含对世俗事务的逃避。
  • 蓑钓:象征自由与淡泊,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象征美丽与短暂,反映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端午节
    • B. 中秋节
    • C. 寒食节
    • D. 清明节
  2. 诗人对家庭生活的态度是:

    • A. 追求
    • B. 放弃
    • C. 忽视
    • D. 喜爱
  3. “春山长在眼”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 A. 自然的美好
    • B. 家庭的温暖
    • C. 朋友的陪伴
    • D. 官场的繁华

答案: 1.C, 2.C,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江南春》- 杜甫
  • 《送友人》-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描绘春天的美景与战乱带来的忧愁,反映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
  • 李白的《送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春天的欢愉,体现了友情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宋代诗人作品,分析其风格与主题。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探讨古代诗词的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其二用李太白闺情韵 菩萨蛮 春思 菩萨蛮 其二 送别 菩萨蛮 和天民赋十月海棠 菩萨蛮 其三 月下 菩萨蛮 菩萨蛮 集调名咏梅 菩萨蛮 菩萨蛮 其一 有感 菩萨蛮(十月十三日,宝应宰招饮,弟子常盼酒所指屏间画梅乞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字旁的字 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是非之心 儿字旁的字 正活 鹵字旁的字 性直口快 溃漏 四字头的字 撞开头的成语 廾字旁的字 书通二酉 偏躬 碎翦 锅饼 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计行言听 乘其不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