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点绛唇 夏日偶成

《点绛唇 夏日偶成》

时间: 2025-05-06 19:01:39

诗句

漫捲湘帘,正雨过凉生庭院。

绿荫葱茜。

好鸟枝头啭。

午梦初回,懒去拈针线。

诗情倦。

茶经香传。

且自闲消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1:39

原文展示:

点绛唇 夏日偶成
恽珠 〔清代〕

漫捲湘帘,正雨过凉生庭院。
绿荫葱茜。好鸟枝头啭。
午梦初回,懒去拈针线。
诗情倦。茶经香传。
且自闲消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悠闲情景。窗帘轻轻卷起,雨过后庭院变得清凉。绿树成荫,鸟儿在枝头欢快地鸣唱。午后的梦刚刚醒来,我懒得去拿针线缝制。诗意渐渐消散,茶香四溢,我就这样自得其乐,消磨时光。

注释:

  • 湘帘:指用湘绣或类似风格的帘子,象征着雅致的居所。
  • 绿荫葱茜:形容绿树成荫,生机盎然。
  • 懒去拈针线:表示懒得去做手工活,体现了悠闲的心态。
  • 茶经香传:指茶的香气四处弥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恽珠,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词赋,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百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在一个雨后的夏日,诗人感受到庭院的清凉,触发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借此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夏日偶成》展示了恽珠对自然风光的细腻观察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诗的开头描绘了雨后庭院的清新气息,给人一种凉爽宜人的感觉。湘帘漫卷,窗外的绿荫与鸟鸣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动的夏日氛围。诗人通过“午梦初回,懒去拈针线”,表达了对手工活的无所谓,体现了那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诗中“诗情倦,茶经香传”的描写,既反映了诗人在创作上的疲乏,也表达了品茶时的恬淡与舒适。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自得其乐的心境,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恽珠在诗中所展现的恬静与自然,正是古人所追求的“隐逸”生活的写照,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漫捲湘帘:轻轻卷起窗帘,营造出轻松的氛围。
  2. 正雨过凉生庭院:雨后,庭院里显得特别清凉。
  3. 绿荫葱茜:绿树成荫,生机勃勃的景象。
  4. 好鸟枝头啭: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感。
  5. 午梦初回:刚醒来的午后,带着梦境的余韵。
  6. 懒去拈针线:懒得去做针线活,表现出一种懒散的态度。
  7. 诗情倦:创作的热情减退,可能对生活的思考。
  8. 茶经香传:茶香四溢,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9. 且自闲消遣:享受这种悠闲的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湘帘”与“鸟鸣”来比拟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 对仗:如“绿荫葱茜”与“好鸟枝头啭”,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鸟儿的啭鸣使得自然更具生气。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清凉夏日的赞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帘:象征着雅致和宁静的生活环境。
  • 绿荫:象征生命的繁荣与自然的舒适。
  • 鸟鸣:象征着自然的欢快与生机。
  • 茶香:象征着闲适与享受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湘帘”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雨水
    B. 生活的雅致
    C. 忙碌的工作

  2. 诗人对于针线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A. 热衷
    B. 懒得去做
    C. 精力充沛

  3. 整首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忧伤
    B. 悠闲
    C. 紧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恽珠的《点绛唇·夏日偶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夏日闲适主题上的表现,恽珠更侧重于自然环境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注重内心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清代文学作品选》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寄畅淳甫 书怀 雨中睡起 方镜二首 其二 方镜二首 其一 饮酒 我醉 辞荐 喜梁叔一归省 寄戴宾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屮字旁的字 鲸猾 内外夹击 王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止壁 骨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联飞 惠人 冥行擿埴 尤物移人 全始全终 神骥出枥 博延 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