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1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6:05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濛濛隔寒镜。是时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岳阳楼头暮角绝,荡漾已过君山东。山城苍苍夜寂寂,水月逶迤绕城白。荡桨巴童歌竹枝,连樯估客吹羌笛。势高夜久阴力全,金气肃肃开星躔。浮云野马归四裔,遥望星斗当中天。天鸡相呼曙霞出,敛影含光让朝日。日出喧喧人不闲,夜来清景非人间。
洞庭湖的秋月在湖心升起,层层波光如同熔化的金子。孤独的月轮缓缓转动,光影摇曳,似乎被朦胧的气息隔开,寒冷的镜子映照着这一切。此时正值白露时节,三秋之中,湖面平静,月光洒落,天地显得空旷无垠。岳阳楼头,黄昏的号角声已经消失,波荡的水面已过君山的东面。山城在夜色中显得苍茫而寂静,水面上月影蜿蜒,环绕着白色的城市。小船摇桨,巴童在歌唱竹枝曲调,连帆的商客吹奏羌笛。夜深势高,阴影尽显,金色的气氛庄严肃穆,星辰也清晰可见。浮云如野马归于四方,遥望星斗,仿佛在中天。天鸡相鸣,晨曦渐露,光影收敛,让出空间给朝阳。日出时喧闹而人不闲,夜晚的清景如非人间一般。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号愚溪,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诗词、散文和赋闻名,特别擅长五言和七言诗,风格豪放、清新,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刘禹锡的生平经历波折,曾遭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洞庭秋月行》创作于刘禹锡晚年,反映了他在洞庭湖边的所见所感,描绘了秋天的湖面景色和月光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正值白露时节,诗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结合个人的生命感悟,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秋夜湖景图。
《洞庭秋月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天夜晚的湖面景色,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以洞庭湖的秋月为线索,层层推进,先描写湖面波光粼粼,再转向诗人自身的感受,最终升华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开篇即用“洞庭秋月生湖心”引入,月亮在湖中心升起,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接着以“层波万顷如熔金”描绘湖水的波纹,仿佛金子在流动,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诗中通过“孤轮徐转光不定”表现月光的变化,带有一丝无奈和孤独感。
随着诗句的深入,刘禹锡将视角从湖面转向四周的环境,描绘岳阳楼、山城的静谧夜色,以及湖边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示了人们的生活场景。特别是“小船摇桨,巴童歌竹枝”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的关怀。
最后,诗人在星空下思考人生,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哲理,形成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古代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描绘秋夜的湖景,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洞庭秋月行》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刘禹锡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孤轮”指的是?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湖心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爱情
B. 生命哲理与自然美
C. 战争
D. 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