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3:09
送人失官归
作者:周端臣 〔宋代〕
浮世功名总是虚,
纵然轩冕又何如。
趁无白发来侵镜,
好买青山去荷锄。
贤圣一丘无用土,
英雄几板可疑书。
生涯傥了寒暄计,
独抱遗经亦有馀。
这首诗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看法,认为它们都是虚幻的,即使有高官厚禄又有什么意义呢?趁着自己还年轻,不要让白发侵蚀镜子,趁早去买青山,过上耕作的生活。贤者和圣人也不过是无用的土壤,英雄的成就也只是可疑的文字而已。若人生只是在寒暄中度过,那不如独自抱着旧书,也能有所收获。
周端臣,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士人追求功名利禄的时代。他的诗风常常反映出对世俗的批判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创作于周端臣失去官职后,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的冷漠态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官场失望的情绪。
《送人失官归》是周端臣对功名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开篇便指出“浮世功名总是虚”,一语道破了士人对于追逐名利的无奈与失望。接着,诗人用“趁无白发来侵镜”来提醒自己要趁年轻去追求真正的生活,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于“青山”与“荷锄”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生活不仅真实而且充满宁静与安详。
在中间部分,诗人批评了贤者与英雄,认为他们的成就不过是“无用土”和“可疑书”,将世俗的荣华与个人的价值做了深刻的反思。最后两句则强调了诗人对“遗经”的珍视,即使在社会交往中失去了名利,也能在书本中找到精神上的充实和满足。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对世俗的批判,也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宽广的人生观。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功名利禄的反思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真实的生活。
《送人失官归》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功名的追求
B.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C. 对个人价值的反思
“趁无白发来侵镜”中“白发”指的是什么?
A. 年轻
B. 衰老
C. 名利
诗中提到的“青山”象征了什么?
A. 名利
B. 自然的宁静生活
C. 书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