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0:08
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
杨万里
上圣临三极,维师正百工。
忠清两杨绾,诚一再温公。
衡狱摧天柱,明堂失栋隆。
初元得名相,不待卦非熊。
这首诗表达了对郇公的怀念与哀悼。上天降临到三极之地,师者的正直与工匠的精湛技艺并存。忠诚与清白,如同杨绾一般,诚实如同温公再现。衡狱法庭如同天柱被摧毁,明堂失去了重要的支柱。初元年间,他获得了相国的名号,这并不需要依赖卦象的解释。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诗风清新自然,工于山水田园诗。他的作品情感真挚,常常流露出对社会的关怀与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挽辞诗是为怀念郇公而作。郇公在当时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因其忠诚与清白,受到许多人的敬仰。杨万里作为后辈,写此诗以表达对他的哀悼和敬意。
这首诗通过对郇公的回忆,展现了对忠诚与清白的推崇。开篇提到“上圣临三极”,不仅引入了神圣的意象,也暗示了郇公的高尚品德和地位。接着提到“维师正百工”,表明郇公在职务上对工匠和技术的重视,体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诗中“忠清两杨绾,诚一再温公”将郇公与历史上的忠臣进行对比,增强了他品德的崇高性。而后一句“衡狱摧天柱,明堂失栋隆”,则暗示了他的去世对社会的影响,如同法庭与政权的支柱被摧毁,给人一种惋惜与哀痛的感觉。最后通过“初元得名相”,强调了郇公的成就与地位,体现了他在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影响。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感慨,语言凝练而富有寓意,展现了杨万里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忠诚与清白的推崇,以及对逝者的深切怀念。通过对郇公生平的回顾,展现了他为国家和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无限惋惜。
诗中提到的“杨绾”代表什么样的品质?
A. 忠诚与清白
B. 富贵与权力
C. 聪明与智慧
D. 勇敢与无畏
“衡狱摧天柱”中的“天柱”主要象征什么?
A. 个人的命运
B. 社会的支撑与正义
C. 自然的力量
D. 文化的传承
诗人对郇公的态度是怎样的?
A. 轻蔑
B. 中立
C. 尊敬与怀念
D. 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