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0:40
中原父老莫空谈,
逢著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
一年一度到江南。
中原的父老乡亲不要空谈,
遇到王朝的统治者只会诉说无奈。
归来的鸿雁却不能言语,
每年只一次回到江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百姓生活困苦。诗人在旅行途中,目睹乡亲们对现实的无奈与诉说,引发他对故乡的思考。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四,虽是短短四句,却道出了深厚的情感与历史背景。在这首诗中,杨万里通过对话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中原父老的关心和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无奈。开头两句直接点出中原的父老乡亲在面对权力时的无助与绝望,显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民众的苦难。
接下来的两句则用“归鸿”这一意象,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与无奈。鸿雁每年回到江南,象征着一种归属感,但它们并不能言语,正如诗人面对此情此景的无奈。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故乡的思念,又有对现实的控诉,令人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中原父老的关心、对政治现实的无奈以及游子思乡的情感。通过简单的意象与对话方式,展现出深邃的情感内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莫空谈”意指什么?
a) 不要闲聊
b) 不要争论
c) 不要讨论
d) 不要沉默
归鸿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离别
b) 思乡
c) 归属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杨万里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杜甫则是对国家动乱的抱怨和对家国的忧虑。两者虽主题不同,但都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