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海棠坞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海棠坞》

时间: 2025-05-06 16:10:28

诗句

细雨初怜湿翠裳,新晴特地试红妆。

无人会得东风意,春色都将付海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6:10:28

原文展示:

细雨初怜湿翠裳,新晴特地试红妆。无人会得东风意,春色都将付海棠。

白话文翻译:

细雨刚刚开始,轻柔地打湿了翠绿的衣裳;新晴的天气里,特意试着把红妆打扮上。可是无人能懂得东风的意图,春色的美丽都将寄托在海棠花上。

注释:

  • 细雨:细小的雨,形容雨势轻柔。
  • 翠裳:翠绿色的衣裳,形容春天的生机。
  • 红妆:红色的妆容,象征花朵的绚丽。
  • 东风意:指春天的东风所带来的生机与温暖。
  • 海棠:一种花,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柔情。

典故解析:

该诗中提到的“东风”,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海棠则是代表春天美丽的花朵,寓意着作者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期待和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和花鸟,富有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春天,作者在游览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时,感受到春雨和春光的变幻,激发了他对春花的赞美和对春天美好意境的感慨。

诗歌鉴赏: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海棠坞》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细雨和新晴,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思考。首句“细雨初怜湿翠裳”以“细雨”与“翠裳”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轻柔而温暖的春意,仿佛细雨也在怜惜着大自然的美丽。第二句“新晴特地试红妆”则通过“新晴”表现了春日的明媚,诗人特意为海棠花打扮,显示出对花开的期待和喜悦。接下来的两句“无人会得东风意,春色都将付海棠”则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惆怅,虽然春色美丽,但无人能理解这春风的深意,最终只能将春色寄托在海棠花上。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既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也隐含着对生命和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细雨初怜湿翠裳:细雨轻轻打湿了春天的翠绿衣裳,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 新晴特地试红妆:新晴的日子里,特意让花儿展现它们的美丽,似乎在打扮。
    • 无人会得东风意:无人理解春风的深意,暗含一种孤独感。
    • 春色都将付海棠:春天的色彩和情感都寄托在海棠花上,象征着对美好的追求和渴望。
  • 修辞手法

    • 拟人:细雨“怜”翠裳,赋予细雨以人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细雨和晴天的变化,表达了对春光的喜爱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渗透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细雨:象征温柔与生机,暗示春天的来临。
  • 翠裳:代表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
  • 红妆:象征着花朵的绚丽,春天的美好。
  • 海棠:作为春天的代表花朵,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细雨”所描绘的情感是什么?

    • A. 感伤
    • B. 温柔
    • C. 激昂
    • D. 寂静
  2. 诗歌中提到的“海棠”代表什么?

    • A. 秋天
    • B. 冬天
    • C. 春天
    • D. 夏天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杨万里的春天描写与杜甫在《春望》中对春天的感慨,前者更侧重于细腻的意境,后者则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和人事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和乐道 奉和君俞佳雪二首 奉和君俞佳雪二首 奉和府判学士景彝喜雪 奉答詹叔过澶之旧州有作 奉答原甫登契丹岭见寄 奉答吴殿丞见赠 奉答宋中道服除还朝示亲友 奉答对俞寄鸭脚实见贻 奉酬南陵三君别后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代文豪 失声痛哭 天女散花 纳头便拜 涕泪交下 包含怍的词语有哪些 涤私愧贪 自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水字旁的字 包含罗的词语有哪些 趣话 牙字旁的字 诗云子曰 教育学 包含争的成语 醒黠 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