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3:4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3:47:18
原文展示:
上元口号呈莫令三首 华灯能得几时新,明日当为刍狗陈。 我识令君敦厚意,不能奉己厉吾民。
白话文翻译:
华丽的灯笼能保持多久的新鲜呢?明天它们就会像祭祀用的刍狗一样被陈列。 我了解您深厚的仁爱之心,但您不能只顾自己而严厉对待我们的人民。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是他在上元节(元宵节)时写给某位县令的,表达了对县令治政方式的看法。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上元节期间写的,诗人通过节日灯笼的比喻,暗示县令的政令如同节日的灯笼,虽一时新鲜,但很快就会被遗忘或废弃。诗人希望县令能够更加仁厚地对待百姓,而不是只顾自己的政绩。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节日灯笼的比喻,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县令治政方式的看法。诗中“华灯能得几时新”一句,既是对节日氛围的描绘,也是对县令政令的隐喻,暗示其政令虽一时新鲜,但难以持久。而“明日当为刍狗陈”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短暂和废弃的意味。后两句直接表达了对县令的期望,希望他能以民为本,宽厚待民,而不是只顾自己的政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切和对仁政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县令治政方式的看法,希望县令能够以民为本,宽厚待民,而不是只顾自己的政绩。诗人通过节日灯笼的比喻,巧妙地传达了对仁政的向往和对民生的关切。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华灯”比喻的是什么? A. 节日氛围 B. 县令的政令 C. 县令的仁厚之心 D. 人民的期望
“明日当为刍狗陈”这句话的意思是? A. 政令将很快被遗忘 B. 政令将永远被记住 C. 政令将得到人民的喜爱 D. 政令将得到县令的重视
诗中“我识令君敦厚意”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A. 对县令的不满 B. 对县令的赞赏 C. 对县令的期望 D. 对县令的失望
答案: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