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3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35:15
莲社追攀每愧心,
诗盟此假偶重寻。
孤高旧压元和体,
清警新闻正始音。
龟洛赋成应夺锦,
鸡林价重定酬金。
自怜潦倒无佳制,
东望家山但越吟。
在莲社中追求高雅的交流,我常感到心中愧疚;我们的诗盟只是在偶然中又一次重温。孤高的理想曾经压抑了我对元和体的追求,清新警觉的新闻刚刚开始传达。龟洛的诗作已经完成,应该可以夺得锦绣的荣誉;鸡林的诗价又重新定下酬金。可怜我自己潦倒无依,没有佳作可以寄托,只能向东望家乡,随口吟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葛胜仲,宋代诗人,其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涉及对诗歌的感悟和文人交往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常见对比与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文人聚会之后,表达了作者在文人圈中受困的心情,以及对古诗体的追求和对个人境遇的反思。
此诗展现了作者对文人交往与诗歌创作的深刻思考。开篇以“莲社”引入,反映出文人之间的高雅追求和自我愧疚,体现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接着,诗中提到的“诗盟”则暗示了一种文化和创作的传承与重温,表明作者对传统的尊重与向往。然而,作者的孤高与对元和体的压抑,显示出他在追求个人理想与现实环境之间的挣扎。
在后半部分,诗中提及“龟洛赋成”,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文学成就的期待,也反映出他对自己创作的无奈与自怜,“自怜潦倒无佳制”道出了他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对创作的渴望。最后一句“东望家山但越吟”,则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诗歌的寄托,表现出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对未来的模糊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文人社交的渴望、对传统诗歌的追求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莲社”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情 B. 高雅的文人交往 C. 生活的无奈
答案:B
作者在诗中对自己的处境有何感受?
A. 自豪 B. 无奈 C. 快乐
答案:B
“自怜潦倒无佳制”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现状的无奈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这些分析和学习材料,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