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更漏子·露华高

《更漏子·露华高》

时间: 2025-05-01 10:12:36

诗句

露华高,风信远,宿醉画帘低卷。

梳洗倦,冶游慵,绿窗春睡浓。

彩条轻,金缕重,昨日小桥相送。

芳草恨,落花愁,去年同倚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12:36

原文展示:

露华高,风信远,宿醉画帘低卷。
梳洗倦,冶游慵,绿窗春睡浓。
彩条轻,金缕重,昨日小桥相送。
芳草恨,落花愁,去年同倚楼。

白话文翻译:

露水在高处闪烁,风声传得很远,
昨夜宿醉,画帘低垂卷起。
梳洗疲倦,游玩懒散,
在绿窗前,春日的睡意浓厚。
轻盈的彩条,沉重的金线,
昨天在小桥边相送。
芳草让人怨恨,落花令人愁苦,
去年曾一起倚靠在楼台。

注释:

字词注释:

  • 露华:露水的光华,形容清晨的露水闪烁。
  • 风信:风的信号,指风声。
  • 宿醉:饮酒过量后产生的头痛、疲乏感。
  • 画帘:精美的窗帘。
  • 梳洗:洗漱打扮。
  • 冶游:游玩,玩乐。
  • 绿窗:青翠的窗户。
  • 彩条:彩色的丝带或装饰物。
  • 金缕:金线,指用金丝织成的物件。
  • 小桥:指河边的小桥。
  • 芳草:芳香的草地。
  • 落花:凋落的花朵。
  • 倚楼:靠在楼台上。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表达的情感和意象却能够引发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逝去的惋惜,符合宋代词人常用的抒情风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1030-1110),字叔原,号惟白,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小令,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句著称。其词风清丽婉约,情感真挚,常表现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的时期,文人们的生活较为优越,常以游玩、饮酒、抒情为乐,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诗中所描绘的春日情景和对往事的回忆,展现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情感。

诗歌鉴赏:

《更漏子·露华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日的慵懒与对于往昔的怀念。首句“露华高,风信远”便营造了一个清新明亮的春日早晨,露水的闪烁和远方的风声交织,给人以宁静而清新的感觉。接着“宿醉画帘低卷”,通过宿醉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懒散的状态,画帘的低垂更是渲染了一种若隐若现的情境。接下来的“梳洗倦,冶游慵”,展现了对于打扮和游玩的厌倦,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疲惫。

“彩条轻,金缕重”则通过对比,表现出昨日的欢愉与今天的沉重。昨日的欢送在小桥上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但今天的情感却因“芳草恨,落花愁”而显得格外沉重,喻示着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失去。

整首词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往事的怀念,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体现了晏几道词作中常见的细腻情感和婉约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露华高,风信远:描绘清晨露水的光华与远方的风声,营造出清新的自然气息。
  2. 宿醉画帘低卷:宿醉后的疲惫感,画帘低垂,增加了懒散感。
  3. 梳洗倦,冶游慵:表达了对日常打扮与游玩的无奈和疲惫。
  4. 绿窗春睡浓:春日的慵懒与沉醉,绿窗前的气氛温暖而安静。
  5. 彩条轻,金缕重:对比昨日的轻松与今日的沉重,富有情感张力。
  6. 昨日小桥相送:回忆昨日美好的送别情景,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7. 芳草恨,落花愁: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8. 去年同倚楼:暗示了曾经的美好回忆,情感深化。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彩条轻,金缕重”,通过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比喻:用“露华”比喻清晨的美丽,隐喻生活中的美好。
  • 拟人:如“芳草恨,落花愁”,赋予自然物以情感,增强了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春日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流露出对过去的惋惜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露华:象征清晨的生机与美好。
  • 宿醉:象征生活的疲惫与无奈。
  • 绿窗:象征闲适与春日的安宁。
  • 小桥:象征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美好回忆。
  • 芳草与落花:象征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露华高”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情景?

    • A. 晚上的繁星
    • B. 清晨的露水
    • C. 中午的阳光
      答案:B
  2. “宿醉画帘低卷”中的“宿醉”指的是什么?

    • A. 没有喝酒
    • B. 饮酒过多后产生的不适
    • C. 酒量很好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昨日小桥相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
    • B. 怀念与惆怅
    • C. 喜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在晏几道的《更漏子·露华高》中,情感表现细腻,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李清照的《如梦令》则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出女性情感的复杂与深刻。两者虽风格不同,但均能反映出宋代词人对情感的深刻洞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晏几道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奉使至申州伤经陷没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 幽琴 相和歌辞。铜雀台 龙门八咏。福公塔 洞庭驿逢郴州使还,寄李汤司马 饯王相公出牧括州 送杨於陵归宋汴州别业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幽琴 送崔载华、张起之闽中 入白沙渚,夤缘二十五里至石窟山下,怀天台陆山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身作事一身当 户字头的字 包含坦的词语有哪些 门字框的字 牛字旁的字 千峰百嶂 口字旁的字 包含馆的词语有哪些 兼人之勇 倒着 粗俗之辈 积微致著 欠字旁的字 惓惓 飘洋过海 爱非其道 饷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