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4:30
芳华发古木,稚鸟鸣朝林。
自有生身处,曾无报本心。
水流山路暗,云过石堂阴。
认得碑题在,其如春草深。
这首诗描绘了古老的树木上新芽吐绿、幼鸟在清晨的树林里鸣唱的景象。生于此地的人,是否曾经忘记了回报的初衷呢?溪水在山间流淌,山路昏暗,云朵从石堂上漂过,阴影笼罩。认得那块碑文,然而它就像春天的草一样深藏不露。
作者介绍:王邦畿,明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往往蕴含哲理,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据传这首诗作于王邦畿对先父的追思之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现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以及对生养之恩的反思。
这首《省先府君墓》以清新自然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先父深切的怀念之情。开头的“芳华发古木,稚鸟鸣朝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传达出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活力。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开始反思自身与故人的关系,提出“自有生身处,曾无报本心”,引发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接下来的“水流山路暗,云过石堂阴”则转向了人生的艰难与无常,描绘了诗人对先父的敬仰与思念。在自然景象的映衬下,诗人对先父的思念愈发显得沉重而深刻。最后一句“认得碑题在,其如春草深”,不仅表达了对先父遗骸的追寻,更引人思考对历史的回顾与对生命的感悟。
整首诗结构严谨,寓意深远,展示了诗人对生命、亲情的深切感悟,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对先父的怀念,表达了对生养之恩的感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哲思与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稚鸟鸣朝林”主要表现了什么?
“自有生身处”中的“生身”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其如春草深”有什么含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王邦畿的《省先府君墓》中,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逝者的怀念,而李白的《静夜思》则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却各具特点,前者更注重自然的描绘,后者则通过孤独的夜晚引发思乡之情。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