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0:05
独行山日落,烟雾障平原。
前路踟蹰处,归林鸟雀喧。
路边方拱立,田父为予言。
更自过云谷,松坳道者园。
独自走在山中,太阳正在落下,烟雾遮蔽了平原。前方的道路让我犹豫不决,归林的小鸟在喧闹着。路边有个农夫在等着,为我说着话。再往前走过云谷,松林间就是那位行者的园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农夫的形象,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王邦畿,明代诗人,字子畴,号岷山,湖南人。以山水诗和田园诗著称,擅长描绘自然风光,表达隐逸情怀。
《江村失道》创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朴素而深邃的哲思。
《江村失道》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又宁静的心境。诗中“独行山日落”开篇即设定了一个静谧的环境,夕阳的余晖与即将消失的光景让人感觉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接着,诗人描绘了前路的踟蹰与林间鸟雀的喧闹,似乎在暗示一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表达了人在自然中的孤独感与不安。而路边的农夫为诗人言说,似乎在传递一种朴素的智慧,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反思与启示。
“更自过云谷,松坳道者园”则引导读者走向一个更为宁静的空间,松林间的隐士园子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逃避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通过自然景色的交融与人情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人生哲学,既要面对自然的壮丽,又要在纷扰的世间寻得内心的归宿。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中“独行山日落”表达了什么情感?
“归林鸟雀喧”中的“喧”字主要是指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道者园”指的是什么?
对比《江村失道》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王邦畿更注重描绘自然景色中的孤独感,而陶渊明则强调归隐的宁静与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