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4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46:27
僧相同剃除,其门则异窦。
律仪尚讲论,估禅则乌有。
悟去此大魁,穷说则学究。
与语判此科,是非免纷糅。
和尚们虽然都剃光了头发,但他们的门派却各有不同。
律法和仪规尚且需要讨论,而真正的禅却是空无一物。
如果悟到了这一点,那就是至高无上的领悟,
若是穷究细说,那只是学问的琐碎。
与人讨论这些问题,争论的对错就免不了混淆。
曹勋,字景和,号白石,北宋时期的诗人,诗风清新,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曹勋隐居山林之际,诗中反映了他对和尚修行的观察与思考,尝试探讨宗教修行的真谛与表象之间的关系。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宗教修行的思考,揭示了表面与内在的差异。开头两句通过对比和尚的外貌与门派,指出即使是同一个群体,其实质却有很大差异。接着提到律法和仪规的讨论,反映出宗教教义的复杂性,指出真正的禅意是超越这些表面的讨论。最后,诗人总结道,真正的领悟是对事物本质的理解,而不是对表象的纠缠。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的手法,表现出一种超脱与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种对内心修行的关注,体现了诗人追求真理与智慧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宗教修行的真谛,强调表象与内在的区分,提倡对内心的探索与领悟。
诗中的“僧”指的是什么?
A) 学者
B) 和尚
C) 文人
D) 商人
诗中提到“律仪尚讲论”,这句的意思是?
A) 讨论律法是必要的
B) 律法不重要
C) 律法是绝对的
D) 不需要律法
诗人认为真正的禅是什么?
A) 表面的讨论
B) 内心的领悟
C) 复杂的教义
D) 学问的积累
曹勋与王维的作品均以自然与内心的修行为主题,但曹勋更强调内在的空灵与超脱,而王维则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