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武陵春

《武陵春》

时间: 2025-05-10 10:30:29

诗句

玉露金风寻胜去,一月看三州。

红叶黄花满意秋。

真是巧装愁。

我在天台山下住,松菊占深幽。

归趁梅花映小楼。

应问久迟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0:29

原文展示:

武陵春
作者: 曹勋 〔宋代〕

玉露金风寻胜去,一月看三州。
红叶黄花满意秋。真是巧装愁。
我在天台山下住,松菊占深幽。
归趁梅花映小楼。应问久迟留。

白话文翻译:

在这美丽的季节里,我带着玉露和金风去游览,
一个月的时间里游遍了三州。
红叶和黄花使我对秋天感到满意,
真是巧妙地装饰了我的忧愁。
我住在天台山下,松树和菊花占据了这片幽静的地方。
归来时梅花映照着小楼,
应该问问你为何迟迟不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露:清晨的露水,象征清新、纯洁的自然景色。
  • 金风:秋风,形容秋天的风温暖而清爽。
  • 三州:指的是地理上分为三个区域,可能是指游历的地方。
  • 红叶黄花:秋天的景象,象征丰收与美丽。
  • 松菊:象征高洁的品格,松树和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表达坚韧与孤傲。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的品格,常在冬季盛开。

典故解析:

  • “玉露金风”常用于描写秋天的清新气候,体现诗人的游览情怀。
  • “天台山”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名胜,象征着高洁与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武陵春》创作于秋天,诗人可能在秋季游览天台山,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武陵春》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以“玉露金风”引入,展现出秋天的清新气息,立即让人感受到一种舒适与惬意。而后“红叶黄花满意秋”,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悦和满足。

诗中“真是巧装愁”一句,展现了诗人对情感的复杂性:尽管秋天的美丽让人愉悦,但也藏着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这种情感的交织让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诗人的栖息之地,松菊的幽静环境增强了诗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最后以“归趁梅花映小楼”作结,既是对归程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高洁的品格与深情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露金风寻胜去”:运用形象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美好的秋日气氛,表现出诗人渴望游历的心情。
  • “一月看三州”:表现出诗人在秋天游历的广泛,强调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探索。
  • “红叶黄花满意秋”:通过色彩的对比,描绘出秋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悦。
  • “真是巧装愁”:将美丽与忧愁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我在天台山下住”:引入诗人的栖息之地,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松菊占深幽”:象征着高洁与孤傲,增强了诗的意境。
  • “归趁梅花映小楼”:表现出归来的期待,梅花象征着坚韧与希望。
  • “应问久迟留”:流露出对友人或爱人的思念之情,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露金风”,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气息。
  • 对仗:如“红叶黄花”,形成视觉上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诗的意境更加丰富。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高洁的品格与内心深处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玉露:象征清新与纯洁。
  2. 金风:象征温暖与宁静。
  3. 红叶黄花:象征秋天的丰收与美丽。
  4. 松菊:象征高洁与孤傲的品格。
  5. 梅花:象征坚韧与希望。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露金风”指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诗人住在哪里? A. 山顶
    B. 天台山下
    C. 小楼
    D. 村中

  3. “真是巧装愁”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复杂
    D. 无奈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武陵春》在情感表达上都有对亲情与自然的思考,但前者更多体现了对亲人的思念,而后者则关注于自然的美丽与个人感受。

粗略解读:

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物映射出诗人的内心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丹见庞居士图 题陈子新所藏云山小景渔矶二士 题渤海高夫人行实 岁暮传易终成长吟书送景山茂实 送陈真谷赴邢州幕 市桥月色 三山吴履道承出示理皇御书唐人诗恭题其后 人有画花中四伦者偶记毗陵旧诗即题其上 人有画花中四伦者偶记毗陵旧诗即题其上 人有画花中四伦者偶记毗陵旧诗即题其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蒲邑三善 呆如木鸡 洁言污行 包含儒的成语 愕窒 不名一格 虎字头的字 河曲 村筋俗骨 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長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阵头 风字旁的字 鼓鼗 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尘土 镸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